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池州貴池唐田鎮:絲瓜絡種出致富“新絲路”

2023年08月09日15:17 | 來源:寶地貴池微信公眾號
小字號

  8月,正是絲瓜絡豐收採摘的高峰期。走進唐田鎮尚書村的百畝絲瓜絡基地,一株株絲瓜藤爬上支架,碧綠濃密如綠色帳幔,藤葉間朵朵小黃花隨風擺動,一根根翠綠的絲瓜從枝蔓上垂下,個個都飽滿結實,煞是可愛。

  “趁現在天還沒熱,我們趕緊加把勁,收完這一撥,再休息下。”村民楊吉雲和鄰居們一早就趕到基地裡採收成熟的絲瓜,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和楊吉雲一同採摘的村民皆為尚書村六七十歲的留守老人。“我們村有不少留守老人,這個年紀雖還有一定勞動能力,但外出打工又沒有競爭力。針對這一現狀,我們絲瓜絡基地的這種採摘、初加工勞動強度適中的工作正好適合他們。最主要的是這種產業也適宜在我們山區地帶種植,而且市場行情也一直不錯。”尚書村黨總支書記方金蓮介紹,2017年,經過實地調研、外出學習,該村首先投入20萬元嘗試發展絲瓜絡種植,獲得了較好成效,每畝增收近7000元。近些年,尚書村逐步擴大種植規模,截至2022年底,已累計投入80萬元,在全村19個村民組布局了5個絲瓜絡基地,種植面積增加至208畝,同步新建了800平方米的絲瓜絡初加工車間,不僅降低了絲瓜絡售賣運輸成本,也提升了附加值。

  絲瓜絡的結果期為6月到10月,產量大,產期長,在尚書村,每天的採摘和初加工都需要30至50名村民參與用工。“採摘一天能有90到100來元的收入,也不是很累。一個月能賺3000多元,我們都願意來干。”楊吉雲說道。

  為了進一步壯大產業規模,2022年起,尚書村開始採取“合作社+大戶”經營模式,由村委會聘請專業農技人員搭建好鋼絲棚架,再承包給村中有余力的大戶、散戶經營,年底參與分紅。

  “去年到處都干旱減產,村裡的絲瓜絡竟然大豐收了,我幾個老鄰居都在拍手稱贊。”原本在城裡從事寬帶安裝的黃旭明在了解了這一模式后,也回到村裡參與絲瓜絡種植,承包了今年新流轉的40余畝絲瓜絡,眼下正在田中幫忙採摘,他喜滋滋地說:“村裡和寧波的絲瓜絡加工廠簽訂了種植收購協議,他們用這些絲瓜絡做有機鞋墊、枕芯、廚房清潔物……我們不愁銷路,隻管種就行了!”目前,像黃旭明這樣加入經營的大戶已有5戶,2022年,他們獲得了分紅5.2萬元。

  “今年我們新增加了80畝地種植絲瓜絡,新增2個大戶進入種植團隊,還增加了40畝的辣椒種植基地……”方金蓮一一細數,2022年,絲瓜絡產業為該村村集體增收38萬元,隨著今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她預計年底的村集體收入將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再增加8萬至10萬元。“現在大家都干勁十足,不僅想繼續把絲瓜絡產業做大做強,還要拓展更多適合我們這裡種植的特色農作物,讓大伙兒的錢袋子鼓起來,讓村集體經濟更加壯大,讓農民的生活更有盼頭!”方金蓮說道。(董紅艷 杜圓)

(責編:劉穎、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