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安徽宣城:礦山生態修復蹚新路

李希蒙
2023年08月09日16:25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在自然資源豐富的安徽省宣城市,近年來正在全市范圍集中開展廢棄和在建礦山生態修復工作,按照“礦地一體、因地制宜”的原則,在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有機統一的基礎上,蹚出了礦山生態修復的新路子。

“截至2023年6月底,宣城市礦山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進展基本順利,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正在有序推進,在建礦山‘邊開採邊治理’成效顯著,我們的目標是既要得到金山銀山,也要留住綠水青山。”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楊尚飛介紹說。

安徽廣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趙山石灰石礦作業現場。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安徽廣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趙山石灰石礦作業現場。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邊開採邊治理,打造出國家級綠色礦山

綠色礦山建設是礦業可持續科學發展的必然途徑,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位於廣德市的安徽廣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趙山石灰石礦作業現場,這座年產石灰石80萬噸的露天礦場,礦石開採工作正在有條不紊進行中。

站在山坡上向下望去,一層層開採完畢的作業面,已經恢復曾經的綠意盎然,如果不是一台台工程車輛從礦山底部將石灰石礦石運出,無論如何也看不出這是一座開採了十多年的老礦山。

“幾年前還不是這樣,現在是開採一層,復綠一層,實現了邊開採邊治理。”廣德南方負責人說。

2020年,安徽廣德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在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的指導下,按照“邊開採邊治理”的要求,投入2000余萬元,全面啟動綠色礦山創建工程。

通過實施礦山終了邊坡噴播復綠、道路硬化、礦區周圍覆土復綠、廠區美化亮化等生態環境修復措施,完成挂網噴播面積3萬多平方米,瀝青道路硬化近600米,撒播草籽面積近3萬平方米,覆土近2萬立方米,栽種各類樹木3000余株,基本實現了礦區環境天藍、地綠、水淨的治理目標,礦山生態環境明顯好轉。

同時,通過積極探索“智能礦山”“數字化礦山”建設,最大限度降低了礦山開採過程中產生的環境污染。

2021年1月,廣德南方趙山石灰石礦通過自然資源部綠色礦山遴選,成為廣德市首座國家級綠色礦山。

截至2023年6月,宣城市超90%的在建礦山,按照“邊開採邊治理”要求完成了生態修復。

涇縣安利達礦業治理修復后。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涇縣安利達礦業治理修復后。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誰破壞誰治理,有效改善礦山地質環境

針對停產或廢棄礦山,如何改善和保護礦山地質環境,實現礦業發展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相協調?

位於宣城市涇縣雲嶺鎮郭峰村的安利達礦業於2009年建成投產,2016年停產,由於開採方式落后,礦山周邊地質環境和礦區生態環境均遭到很大破壞,項目區內局部地段節理、裂隙發育,導致邊坡局部危岩體存在崩塌隱患,大量岩石土壤裸露在地表。

原本綠意悠悠、生機盎然的山體變的斑駁破碎、滿目瘡痍。

本著“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在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部門的督促下,該地質環境治理工程,由採礦權人涇縣安利達礦業有限公司承擔。經過勘查、設計工程於2021年4月10日開工。

通過治理,項目區危岩體地質災害隱患、環境及視覺污染等問題得到解決,同時還通過土地平整,將場地恢復成了林地。2021年10月12日,項目經涇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驗收合格。

治理項目的實施,顯著提高了項目區的安全性和實用性,有效保障了周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同時,增加了植被覆蓋率,有效恢復地貌景觀,淨化空氣,提高礦區環境質量。

如今,安利達礦業項目區內地質環境和生態環境將得到了極大的改觀,不僅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兼備,也為周邊礦山治理提供了寶貴經驗。

聖境仙蹤崖壁野奢帳篷營地項目。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聖境仙蹤崖壁野奢帳篷營地項目。宣城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供圖

盤活廢棄礦山,導入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宣城不僅物產富饒,作為皖南國際旅游文化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資源自然也極其豐厚。利用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近年來,宣城不斷推進廢棄礦山存量建設用地市場化盤活利用。

在廣德市四合鄉的青山綠水中,一棟棟精致的帳篷式酒店客房分散羅列,像是在綠色棋盤中洒落著的一顆顆白色棋子。

任誰也想不到,這裡曾經是一座棄置多年的礦山,裸露的邊坡及宕口隨處可見。

2020年9月,廣德市完成原廢棄礦山自然復綠驗收工作並向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備案。2021年初,四合鄉政府通過招商,引進了崖壁野奢帳篷營地項目,以租賃工礦廢棄地用於建設高端帳篷營地。項目總投資1億元,用地面積53.93畝,其中工礦廢棄地為42畝。同年12月,項目正式動工。

通過對廢棄礦山的整理、修復,以“貼合自然、原汁原味”為設計原則,採用鋼結構架空平台+新型裝配式篷房結構,依山就勢打造集田園生活體驗、戶外運動、觀光休閑為一體的野外休閑度假目的地。

如今,項目基礎設施已建設完畢,擁有設備完善的獨棟帳篷套房35棟、蜂巢客房2棟、及1棟餐廳,同時還對礦山遺留用房和配套附屬設施加以改造利用,項目建成后,預計實現年接待游客量5萬人。

同時,項目還為周邊鄉鎮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隨著項目的發展,遠期還可以帶動周邊農產品的加工銷售,預計實現特色農產品銷售達1000萬元。

“宣城很美,希望通過我們企業和當地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可以讓這座廢舊礦山變成吸引游客打卡的‘網紅’景點,助力當地旅游產業發展。”廣德聖境泊崖度假酒店有限公司負責人邱雲飛說。

截至2023年6月,宣城市共完成治理廢棄礦山126個。

(責編:歐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