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宣城旌德:讓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遺”路花開

2023年07月27日11:12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叭,叭,叭……”“嘿!嘿!嘿!”近日,旌德縣版書鎮隱龍村健身活動廣場熱鬧非凡,一場“打棍求雨”表演吸引了近百名村民前來觀看。14名表演者頭戴柳枝帽,腳穿草編鞋,手持柏樹棍,以統一的節拍敲擊大地,並伴有陣陣高喝,現場觀眾隨著鑼鼓節拍與演員一起舞動,不由得連聲叫好。

“打棍求雨”表演。辛燕供圖

“打棍求雨”表演。辛燕供圖

據考証,“打棍求雨”流傳於旌德縣版書鎮隱龍村。作為一種民間習俗,“打棍求雨”雖有著粗獷豪放、氣勢磅礡的藝術風格,卻滿含著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2013年,隱龍村村民方小華與方光亮在村裡老藝人、第一代傳承人凌夢生一招一式的言傳身教下,通過摸索、體會和領悟,前后半年有余,基本熟練掌握動作要領。結合縣文化館舞蹈教師的編排,添加了現代人體美學和舞蹈力量元素,使得這一古老的民間習俗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並先后在縣市活動中開展演出。近年來,在黨委政府的重視下,文化部門加大資金投入,經縣鎮村三級挖掘整理史料,“打棍求雨”於2017年被列入安徽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打棍求雨’全套打法分8個節拍,舞蹈步伐有‘正字步’‘跳腳步’‘十字步’‘交叉步’等6種,圖形有‘長龍戲水’和‘單珠引龍’2種,最大的特點就是舞步簡單易學。”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打棍求雨”第二代傳承人方小華介紹道,“我從小就聽老人講述求雨的習俗,為了不讓民俗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不被后人遺忘,作為隱龍村的村民,也理應為自己的傳統文化傳承出一份力,堅守自己的初心!”

近年來,版書鎮致力於挖掘和保護地方非遺文化,逐漸涌現出四十年如一日發掘和保護地方非遺文化的“宣城好人”劉歡明、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方小華等代表性人物,“打棍求雨”“木活字印刷術”等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曾經的文化符號漸漸走到了更多新一代年輕人的心中。

“下一步,我們將在大力保護‘非遺’文化的同時,堅持定期開展“非遺”文化傳承主題活動,依托鎮域特色資源和傳統村落,積極探索文旅結合新途徑,不斷續寫非遺之美,讓本土非物質文化遺產‘遺’路花開。”版書鎮黨委書記方明表示。(汪瑞華 辛燕)

(責編:黃艷、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