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淮南

淮南推進產業轉型發展,在危機、考驗和挑戰中不斷突圍與突破

“烏卡時代”,心持定力精准發力

2023年07月18日15:12 | 來源:淮南網
小字號

描述這兩年的極不平凡、極不容易,“烏卡時代”成為高頻出現的關鍵詞匯。

何為烏卡?既是VUCA。是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這四個單詞的縮寫,分別代表易變性、不確定、復雜性和模糊性。

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說:“烏卡時代,無論對於國家、城市、行業、企業、個人而言都是一場大考﹔一座城市隻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邏輯和發展路徑,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淮南,做為老工業城市,身處“烏卡時代”,轉型發展何以達成?

“心持定力、行有定力,以量變的積累實現質變。”堅定自己的抉擇,踏准自己的節奏,推進產業轉型,於“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淮南市在復雜的航路上錨定了前行方向,穩住了前進的步伐。

位於新橋國際產業園的拓普公司汽車動力底盤系統、飾件系統生產線

定力,來自思想之變路徑再造

——轉型,有竹子般定力!以“恆”與“破”的篤守鼎新,破除“思想藩籬”。

關於成功,有很多定律,比較有名的就是竹子定律。

竹子用了4年的時間,長了3厘米。從第5年開始,便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瘋長,一個半月就可以長到15米!

其實,在前面的幾年,竹子將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方米。

這個定律的意義是——

成功,是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需要堅持、再堅持,厚積薄發。

同理,作為資源型城市,淮南產業轉型升級,不是一次“短跑”,而是一場考驗耐力的“馬拉鬆”,不可能一蹴而就,更要堅定,更需持恆。

近些年,在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轉調、新舊動能轉換的相互碰撞、並存交織中,淮南一直想招兒、一直堅持著、一直努力著。但“煤電獨大”一直是城市產業轉型發展中的“困”與“澀”。

蹚出產業轉型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必然是泥水交加的,攻堅突破,離不開恆久不懈的定力。這種定力,特別是在有畏難心理、埋怨情緒的干擾、懷疑扑面而來的時候,要不為所動、執著向前。需要全市干群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去解決,一項工作一項工作地去推進,積小勝為大勝,積跬步以至千裡。

求進必先“思變”,凝心聚力!

在經歷過6次“解放思想”大討論,淮南市於2021年5月再次開展“高質量發展,我們怎麼干”大討論,以“六比六看”“五破五立”“爭創四個一流”等內容,凝聚破除思想桎梏的力量,提振全面轉型發展的干勁。

同年9月,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召開,會議發出了新時代老工業城市“重振雄風”的動員令。這次會議上,市委提出:扎實推進產業轉型、城市更新、鄉村振興、生態修復、社會治理“五大攻堅行動”,並對此進行了具體部署。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黨代會報告中,作為關鍵詞,“發展”出現160次、“產業”出現85次、“轉型”出現33次。足見,產業轉型的路,堅定走下去,發展才能有出路﹔堅實走出來,淮南才能有未來——產業轉型,是資源型城市發展的硬支撐。

以思維“破冰”帶來行動“突圍”,站在一個更高的戰略維度上,淮南市以“有解思維”的確定性破解“烏卡時代”的復雜多變:牢牢把握轉型發展的主題不動搖,把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作為重要支撐,把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作為主攻方向,全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大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全國重要的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建設“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城”。

淮南東辰集團煤矸石陶粒生產車間

發力,引領結構之變產業協同

——轉承,如大象般奔跑,以“穩”與“快”的同向奔赴,擺脫“換擋焦慮”。

2021年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安徽省組織召開了全國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暨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經驗交流現場會。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有關專家在作城市轉型與實踐專題發言時用了一個形象的比擬——

“有人用‘大象轉身’來代指資源型城市轉型之艱難。但千萬不要低估了大象奔跑的速度。這是動物界的叢林法則,大象雖因身體笨重轉身不易,但它一旦完成轉身,目光始終保持在前方,能實現有力量、有速度的奔跑,它的氣勢不可阻擋!”

之於淮南來講,似大象般轉身奔跑,關鍵是要:在變革叢生、復雜不定的環境中,錨定一個清晰的產業布局,下力氣推進結構轉型升級,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抓三次產業協同高質量發展是大布局。這一布局,於長,推進高質量發展﹔於深,在構建體系力根基﹔於寬,實現了多業態聯動。

淮南高新區新型顯示產業園

加快實施一產“兩強一增”,實現從“小”到“強”的轉變。

5月中旬,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農業農村部管理干部學院承辦的廣東省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業務培訓班在淮南市舉辦。

淮南市在全國首創“221”農業“大托管”模式。2022年,覆蓋面擴大到全市范圍的635個村、183萬畝耕地,佔糧食種植面積30%以上﹔去年糧食總產317.68萬噸,實現“十九連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同時全年帶動10萬多戶農戶戶均增收2600元,服務主體平均增收22.6萬元。入選“中國改革2021年度二十大案例”“2022年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淮南市良好的實踐,吸引了廣東省、泰安市、信陽市等多個省市來淮觀摩、考察、學習、參訓。

同時,淮南市注重統籌“質量+技術”“研發+應用”,抓科技強農、機械強農。去年,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產值增長3.7%,新增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3家,“皖美農品”區域公用品牌2個,省級產業品牌5個,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6個。

大力推進二產“擴量提質增效”,實現從“大”到“強”的轉變。

6月27日,潘集電廠二期2×66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工程開工。項目動態總投資約57.4億元,建成后,預計每年可供電66億千瓦時,實現產值約24億元。

而就在5個月前,1月19日晚,隨著華東網調一聲令下,潘集電廠一期2×660MW燃煤機組工程2號機組首次並網一次成功。

如果說,煤電聯營實現了“強筋健骨”,煤氣聯動則是實現了“揚煤吐氣”。去年12月20日,由淮河能源控股集團投資建設的蕪湖長江LNG船舶加注站完成了“新長江26007”LNG動力船加注作業,標志著全國內河首座岸基式LNG加注站建成並投入試運營,“氣化長江”邁出實質性步伐。

中安聯合是華東地區最大的煤化一體化項目。目前,公司與美的、杰事杰、會通科技等下游頭部企業結成戰略伙伴關系,安徽市場主要產品的投放量從2019年不到30%提升到目前90%左右,今年上半年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出口孟加拉、保加利亞等國的產品總量同比翻番。

煤電聯營、煤氣聯動、煤化聯產,淮南市推動傳統產業提“高度”、增“厚度”、拉“長度”,以煤為基、多元發展,全力打造煤電化氣千億產業鏈,為轉型之路打下堅實基礎。

同時,傳統產業的優勢厚積,也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勃發做了最有力的鋪墊。

安徽嘉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淮南市制訂出台《關於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大力發展十大新興產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新興產業聚集地的意見〉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綠色食品、數字創意和文化旅游七大產業,加快新興產業布局。

統計數據顯示:預計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8%,較一季度提升了4.5個百分點,其中:煤炭行業增長2.6%、電力行業增長1.4%、非煤電行業增長8.4%。新興產業不斷集聚,其中,高端裝備制造產業一季度共簽約、開工、投產項目54個,居全省第七位,總投資266.05億元,居全省第三位。截至6月底,全市新增規上工業企業72戶。

同時,拋開枯燥的數據,從企業的層面觀察,那些肉眼可見的進步和豐碩成果,也許可以更為直觀地感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競爭力。

5月29日,中環低碳新能源6GWn-TOPCon電池投產。這是繼去年12月2日2GW光伏組件生產線投產以來的又一豐碩成果。

中環中清鳳台基地生產線

投資260億元的航天鋰電池、總投資106億元的國晟異質結雙碳產業園項目先后開工,實現了多年來百億級重大工業項目“零”的突破。投資51億元合眾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等項目順利開工,淮南經開區綠色智造產業基地、睿欣創新科技生產基地三期等項目先后竣工。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淮南萬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淮南市第4家“新三板”挂牌企業。截至目前,淮南市共有上市公司2家、“新三板”挂牌企業4家、上市(挂牌)重點后備企業10家,為轉型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科技創新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根本所在。

2021年5月8日,安徽省首台本土制造的盾構機“凱盛一號”在凱盛重工有限公司下線,填補了安徽省重大裝備制造業在該領域的空白。今年2月,唐興裝備打造的小直徑硬岩泥水平衡盾構機“沂蒙一號”,在唐興非開挖裝備產業園下線,這是安徽省民營企業研制的首台盾構機。

安徽省民企首台盾構機在安徽唐興裝備科技公司下線

據統計,今年已謀劃實施三批次開工動員項目187個、總投資1346.8億元,全市項目建設提速增效。上半年,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省重點項目124個、竣工31個。在重大項目帶動下,預計1-6月份全市工業投資增長60.7%、制造業投資增長72.3%。

開展三產“鍛長補短”提升行動,實現從“弱”到“強”的轉變。

2022年,淮南市批發業、餐飲業增長33.6%、5.7%﹔分別居全省第3位、第8位。國瑞藥業獲批省兩業融合試點企業,淮南印巷商業街獲評省特色商業街,總投資22億元的西商農商城冷鏈物流園項目一期建成運營。同時,積極開展“皖美消費樂享淮南”等系列活動,新增規上服務業企業21家、限上商貿單位120家。

今年以來,淮南市組織“品質生活·徽動消費·暖購淮南”等系列活動,開展各類促銷活動230場次,累計帶動消費約6.6億元。創新開展“520”文旅惠民季系列活動,加大淮南文化旅游、特色美食推介力度,1-5月份,實現旅游收入86.38億元,同比增長84.6%,增幅全省第二位。

推深做實“穩與快”“優和擴”兩篇文章,這座老工業城市,闖進一條動力更強、活力更足、潛力更大的新賽道。

淮南經開區科技創新中心

合力,隻為環境之變服務升維

——轉合,似梧桐般繁茂,以“政”與“企”的集成深融,共筑“產業高地”。

桐蔭鳳凰至。

2021年12月18日召開的淮南首屆轉型發展大會上,與長三角區域、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集中簽約62個項目,投資總額536.07億元。

2022年8月13日,召開的淮南建設國家新型綜合能源基地座談會上,現場集中簽約了10個項目,總投資330億元。

2023年2月18日,第二屆淮南轉型發展大會現場集中簽約項目50個,投資總額562.83億元。

一份份落滿字章的合同背后,是彼此的認可與共同的夢想。

企業家的“嗅覺”靈敏,是什麼吸引他們將諸多的籌碼放在淮南?是什麼吸引緊貼市場而行的新科技、新技術遠道而來?

在這幾次大會上,市委書記任澤鋒都指出:淮南的機遇優勢難能可貴,是企業投資創業的發展沃土。我們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以優質高效服務支持企業發展。

企業家的選擇,代表著市場的選擇,也從一個側面印証了這兩年來,淮南扎實推進產業轉型,以新的環境優勢重塑新的競爭優勢,使自己對內充滿“激發力”,對外具有“吸引力”。

把“用戶思維”“客戶體驗”貫穿政府服務全流程、各方面,將辦事力度、服務精度轉化為經營主體“體感溫度”,企業就會“如魚得水、如鳥歸林。”

新能源汽車及裝備制造產業園(開沃汽車)項目已動工建設(7月12日攝)

“接收信息后,隻要登錄平台,按提示點點頁面,不到24小時,獎勵資金就能到賬,速度太快了!要在以前從材料申報到資金到賬,一趟流程下來得一兩個月,甚至更長。”日前,淮南萬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總監陶紅霞這樣評價“免申即享”政策給企業帶來的便利。此前,這項政策已為萬泰電子帶來兩筆獎勵資金。除了5萬元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獎勵資金,還有一筆新三板挂牌的200萬元獎勵。兩筆資金的快速到賬,為該公司轉板北京証券交易所上市充裕資金量。

萬泰電子是淮南“免申即享”政策惠企的一個縮影。值得一提的是,淮南市制定出台《市財政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若干政策(免申即享類)實施細則》。其中,獎補單位隻要是在淮南市境內注冊登記並實際運營,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並符合國家和省產業政策的,企業無需申請,由主管部門根據政策內容和掌握的信息直接納入項目獎補,有效提高了政策兌現率和直達率,實現了變“企業找政策”為“政策找企業”。
“沒有換統一信用代碼,我就從負責人轉變成了法人。”6月13 日,潘集區市場監管局為個體戶李玉順辦理完成“個轉企”,這是淮南市首例“個轉企”辦件。拿到營業執照后,李玉順開心地告訴記者:“一直想擴大規模,把個體戶變成公司,如今順利實現了!”6月8日,淮南市企業開辦平台個轉企功能上線開通,以往要先完成個體戶注銷、企業新辦設立的個體戶轉型升級成企業的復雜業務,現在化繁為簡、簡化辦理。這一新舉措,全力幫扶“小個體”轉出市場發展“大活力”,推動各類實體經濟做大做強。

安徽淮南生物醫藥工業園一景

營商環境這個老課題被淮南賦予了新內涵。

1月8日,淮南市舉辦2023淮南首場“企業家周末下午茶”暨“企業家迎春茶話會”活動。與企業家代表們面對面交流,談收獲體會、提發展建議、聊未來發展。目前,淮南市已舉辦了10場活動。

1月11日,淮南市2023年政銀企對接會第一場(制造業工行專場)召開,工商銀行淮南分行所屬支行與凱盛重工、嘉璽新材料等6家企業集中簽約,貸款總額為4.065億元。讓更多金融活水源源不斷流向實體經濟、助力制造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1月12日,2023年淮南企業家新年聯歡會在淮南迎賓館舉行。

新年開局,一周內,三個與“企業”相關的事件就此掀開帷幕。

一生萬法,萬法皆一。這三個活動,都旨在營塑淮南以企為貴的社會風尚,彰顯了淮南市打造最優營商環境的決心。

助推實體經濟穩進提質。淮南市出台了《創優營商環境提升行動方案》,並提煉出88條改革提升舉措,與此前多是“跟隨”與“補缺”相比,這次舉措注重的是“率先”。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創業熱情成就企業家創意創新創造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健全“雙創”孵化機制、營造一流營商環境、領導聯系重點工業企業等方面推出27條措施,力求解決民營企業創新創造中的痛點、阻點。

6月1日,“政重企事”圓桌會暨市項目全周期服務保障專班第一次專題會議召開。自2021年9月開始,淮南市創新舉辦了13期,多領域、全方位地破解企業在經營發展中的難點堵點痛點,推進“雙招雙引”,為產業轉型發展鉚足后勁。

國家級科技孵化器閔行·淮南科創園

投資“賽馬”激勵、“星期六”土地要素保障會商、生態環境要素會商、重大工業和基礎設施項目“每周一調度”、重大項目並聯審批等工作機制助力重大項目提質增效。

多項措施,一個指向——讓淮南的營商環境“經得起比較,經得起打聽”,為開放招商、項目落地、淮南發展贏得更大空間。

春耕夏耘才有秋收,才有希望熬過寒冬再次迎來下一個四時流轉,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處於“烏卡時代”,淮南堅守初心也毅然求變,因為她深知,在“危”“機”並存的時代風口,更要擁有自己的“指南針”——堅定不移推進產業轉型發展,經受考驗和挑戰,穿越周期之后,淬火成鋼!(記者 張靜 張越)

(責編:劉穎、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