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古井”裡蘊藏流動的文化基因

古井貢酒質量科技園鳥瞰圖。
古井貢酒灌裝車間。
古井貢酒釀造車間。
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傳統釀造區。
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傳統釀造區。
古井貢酒明代窖池群。
古井酒文化博物館。
“來古井13年了,之前在手工釀造車間,去年年底競聘到智能產業園釀造車間,這裡有當下國內一流的智能化釀酒生產線,一個車間年產萬噸美酒。”當周凱說他是古井十幾年的老員工時,讓人詫異,娃娃臉、黝黑皮膚,亮亮的眼睛,渾身的青春與活力,讓人以為他是一位剛剛工作的青年。
眼裡有光芒,腳下有希望。這裡是古井集團最新的釀酒生產智能化技術改造項目——智能產業園,為古井貢酒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提供強大的品質保障,充滿勃勃生機與無限潛力。
站在嶄新的、閃著銀色光芒的智能產業園釀酒車間二樓,面對視野裡大片的機器臂和機器人,剛剛轉型才半年的周凱,沒有絲毫的畏難和困惑。不疾不徐,他逡巡在現代化電腦操控室,舉手投足沉穩有力,映射出對自身學習能力和對企業成長的自信和認同。不隻周凱,車間裡的幾位年輕人也都是充滿干勁與活力,他們的眼裡都有光。
而這光亮,來自於古井貢酒發展一直牢牢依托的根基——一方熱土,兩口古井,和一直不離不棄懂感恩重傳承的古井人。
根植厚土的文化傳承
初夏五月,亳州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古井酒文化博覽園周邊的空氣裡飄散著濃郁酒香。此時並非旅游旺季,但博覽園的年輕導游們忙得腳不沾地,組團前來參觀的經銷商和游客絡繹不絕。
古井人邀請客戶與經銷商來到亳州,來到古井,打卡“聞香”,給消費者帶來最直觀、沉浸式的文化體驗,品味“中國釀,世界香”的獨特魅力。
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古井一直致力於中國酒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他們從傳統的釀酒工藝中汲取靈感,結合現代科技的力量,創造出了一系列高品質的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備受喜愛,也收獲國際消費者的青睞。一句“中國釀,世界香”響亮口號不僅僅是放眼世界的產業格局,更多的願景是透過中國佳釀,讓世界在我們深厚的傳統文化和歷史故事裡,共同感受根植於天人共釀的微醺和心動。
史書記載,古井貢酒的前身是“九醞春酒”。公元196年,曹操將家鄉的“九醞春酒”及釀酒方法獻給漢獻帝劉協。到了宋代,減店集(今古井鎮)已成了有名的產酒地,當地百姓至今還有“渦水鱖魚蘇水鯉,胡芹減酒宴貴賓”的說法。
明代萬歷年間,閣老沈鯉在萬歷帝的慶典上,把“減酒”當作家鄉酒進貢給朝廷,萬歷帝飲后連連叫好,欽定此酒為貢品,命其年年進貢,“貢酒”之名由此而得。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在杯酒裡詠嘆的曹操窺得了宇宙的廣闊無垠﹔“色清如水晶、香純似幽蘭、入口甘美醇和、回味經久不息”,古井人親手精釀的美酒,也有了新時代的使命。
千年老窖萬年糟,站在古井明清窖池旁,聞到的是美酒前世的味道:那是已經在老窖神泥裡活躍了近千年的微生物,發散出來的獨特嗅覺記憶。窖池是濃香型白酒關鍵發酵的容器,窖齡越長,窖泥中繁衍的微生物越多,產出的酒就越好。
古井貢酒的醞釀窖池,源自明代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的公興槽坊,窖池內富含600多種有益微生物群,是中國白酒老窖池檢測分析數據庫極限樣板庫之一。擁有這樣的“黃金”寶藏,古井貢酒才得以在競爭激烈的中國白酒中脫穎而出。
古井貢酒釀造遺址中的明清窖池群是我國連續使用時間最長的窖池群之一,目前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經時空變幻,“功勛池”至今仍然不加吝嗇地貢獻活力和濃香,熱土之下,看不見的微生物所擁有的熱情和生命力,被每一位古井人感念和感恩。
而這片肥沃的皖北大地,更是孕育了美酒的胚胎。六月初夏暖風催熟了一片金色的軟質冬小麥,麥浪翻滾,麥香濃濃,豐收在望。古井貢酒釀酒所用的軟質冬小麥,就來源於一片片優質的原糧基地。
源於古井的匠人匠心
博覽園裡,目光穿過搖動的楓葉,仰望啟功書寫的“古井亭”飄逸大字。古井亭下,真正的“古井”靜水流深,默默享受著身邊濃蔭的庇護,它的正前方,是古井老廠長聶廣榮親手植下的一棵老槐樹。
古井有古井的歷史,貢酒有貢酒的故事。相傳在南北朝時,北魏大將軍獨孤信在亳州減店地區與外敵血戰,曾將所用的兵器投入此井中,誰知此后井水水質產生了神奇的變化,清淳透明,爽口潤喉,所釀之酒十裡飄香,古井名聲大噪,人們稱之為“天下名井”,至此,當地釀的酒被稱為減酒,這也就是古井鎮釀酒的前身(1987年4月,減店鎮更名為古井鎮)。
傳奇故事自帶神秘,但井水也有確鑿的科學依據。北京地質研究院專家分析:這裡古井水質酸鹼度為7.7,富含鍶、碘、鉀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屬優質天然礦泉水,用來釀酒為佳。
“做真人,釀美酒,善其身,濟天下”,古井集團新時代標語是在這一方涵容無私的土地衍生出的大愛情懷。而“做真人”正是古井人和先輩堅信和傳承下來的正念。
在亳州賓館的每一間客房裡,都有一本書供賓客閱讀——《聶廣榮》。“擦擦汗,拔拔燈,釀出貢酒上北京”,作為古井貢酒的創業廠長,聶廣榮帶領老一輩古井人用一生的奮斗經歷詮釋了什麼是“匠人匠心”。聶廠長1959年奉命來到古井酒廠,在異常艱苦的條件下,帶領全體員工克服重重困難,弘揚傳統工藝,連續多年在全國評酒會上斬獲金獎,位列中國老八大名酒品牌序列,奠定了古井貢酒今日的行業地位。
現任古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梁金輝多次提到,古井貢酒要做一個“學習型、感恩型,創新型”的企業,而這也正是對老一輩古井人最好的紀念。“做真人,釀美酒”沒有捷徑,隻有踏踏實實的苦干,真真切切的付出,在傳承中感恩自己的來處,在奮斗中確立自己的方向。
立德揚善,情懷天下,這是古井人堅定傳承的奉獻精神與大愛情懷。
朴實無華的古井人
如果美酒會說話,那它講述的故事比起那些沉默無言的文物更加靈動與活色生香。
古井貢酒身后有一萬多名代言人——堅守在古井集團各個崗位的萬余名古井員工,他們當中有像周凱那樣與時俱進的技術工人,有扎根車間鑽研傳承的釀造師傅,有神秘的聞香識酒的品酒技師,還有那些為美酒佳釀大聲吆喝的營銷人員……無論是在百年窖池、千年古井的旁邊,還是在現代廠房、聚會的酒桌,他們開口說的,不是超市裡被當作名牌商品的酒水,不是細數功勞簿,古井人講故事的語言很朴實,聊的是泥土裡肉眼看不見的益生菌,聊的是眼前黃澄澄的高粱稻米,聊的是盛酒器具蘊含的“步步高升”的意義,聊的是古井人自覺擔負的傳承的使命……
何宏魁,作為古井集團“古井學術報告廳”首位演講人,其經歷展現了新一代轉型中的古井人。
他2010年研究生畢業即入職古井,一直埋頭生產和科研一線從事技術研發,現任古井集團子公司安徽瑞思威爾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當他在回答“釀酒,是千百年來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傳統老工藝,現代科技創新與智能化生產會影響口味與品質嗎?”的問題時說:“我們的工作是利用科技的手段、專業的技術,弄清釀酒的科學原理,優化工藝,釀出最美最香的酒。”換句話說,科技創新與生產智能化,不是摒棄傳統工藝,而是為傳統產業賦能。
從事過十多年手工釀造工藝的周凱說:白酒智能釀造所需的數據源於手工釀酒經驗,智能化的精准操作,可以轉化為標准參數,更好地保障白酒品質,從而避免人工操作的量化誤差。
深學細悟,實干篤行,貢獻美酒,樂享生活的古井人是過去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未來的主講人。
儲酒+育人,兩條腿走路,古井人從不偏廢。注重人才孵化,一直是古井集團秉持不變的理念。為了吸引更多朴實肯干的人才,為“古井”增添新鮮血液,目前“青苗計劃”已被推上日程﹔古井貢酒技術質量中心聚集科研技術人才,注重科研技術骨干與人才梯隊力量的培養和傳承。古井技術質量中心現擁有專業白酒技術人員800余名,其中享受國務院及省市政府津貼的有12人,國家級白酒評委11人,高級工程師30人……形成了以院士、博士、高工為學術帶頭人的精英研發團隊。
流動融合的文化基因
古井貢酒所在地亳州,在1986年就被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除了為“九醞春酒”開壇的曹操,這裡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這其中就包括聞名海內外的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辯証法。其中,“無極”,即出自老子《道德經》,也讓每個來亳州旅游而后參觀古井的人,都會對古井貢酒的“無極酒窖”印象深刻。
以古代智慧裡的辯証法建造的無極酒窖,將悠久的古井酒文化和亳州的歷史人文完美結合。穿過仿制的曹操運兵道和花戲樓,再進入無極酒窖,伴隨著美妙的古典音樂,讓穿行其間的游人感受到了一種溫潤迷人的浪漫,一如那靜待自然成熟的佳釀。
美酒妙儲,採取雙重窖藏方法是古井貢酒特有的風格:先將車間裡新釀出的美酒放入老酒壇中,充分吸收老壇沉香,並透過老壇微孔與外界發生呼吸作用,乙醇分子,水分子,香味分子之間悄然融合,美酒褪去浮華,辛辣之味盡去,醇厚之感卓然上升,匯天地靈氣,集歲月精華,逐漸達至風味之化境。此后移入密封大罐,減其耗,穩其態,增其味,保其格。
“一瓶好酒的誕生,需要釀酒人對天、地、酒、人的融會貫通,最終達到‘和’之境界。”一直以來,古井貢酒都在因循天地規律,道法自然,讓所有的融合與變通自然發生。
一滴酒裡聚合和發散著自然和文化的雙重基因,它們相輔相成,和諧共生,最終孕育出了古井貢酒的文化基因。
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華麗)(圖片由古井集團提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