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安慶

安慶人大:在助力村級集體經濟增收中履職作為

2023年02月24日15:3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安慶市人大常委會把助推村級集體經濟增收作為市人大常委會一項重點工作,緊緊圍繞中央、省市委決策部署,增強使命感、責任感,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履職盡責、實干篤行、擔當作為,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產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貢獻人大力量。

深入調研  把脈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短板

“由於我們屬於丘陵地貌,田塊小、坡度比高、不利於機械化耕種、大戶補貼減少等不利因素的影響,面臨低價發包或發包流標的困境,村級集體經濟快速發展的土地資源收入進入瓶頸期,集體經濟增收后勁不足。”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國文向調研組反映道。

“現有村集體產業項目渠道不寬,產業規模相對較小,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增收幅度不大,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 望江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曹結海在座談會上說道。

針對安慶市村級集體產業發展滯后,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不穩定等短板,全面了解促進集體經濟增收工作進展,分析存在問題,進一步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2022年9月份,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專題調研組圍繞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先后到望江縣、宜秀區以“實地視察+座談聽取”方式深入開展調研,全面了解村級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並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建議。

根據調研情況,市人大常委會農工委結合實際形成了關於安慶市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促進集體經濟增收情況的專題調研報告。調研報告中明確指出,當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村集體經濟組織市場主體地位仍未理順、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委會關系尚未厘清、村級集體經營性資產增值保值難度較大等問題,並提出了針對性意見建議。

“針對調研中發現問題和不足,我們建議要進一步鞏固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健全完善村級集體資產監督管理服務體系,充分激活農村土地等要素活力,優化資源配置,探索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新路徑。”安慶市人大常委會農工委主任徐家平在座談調研時強調。

全方位多層次的調查研究,為村級集體經濟“問診把脈”,出謀劃策,助力村級集體經濟增收跑出“加速度”。

監督發力 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進一步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扶持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十大專項行動’……”2022年10月27日,安慶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吳永生在市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會議上匯報道。

為進一步加快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持續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和實力,提高村級組織自我保障、服務群眾、推動發展能力,不斷夯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根基。

2022年,安慶市人大常委會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綜合運用多種監督方式,加大工作力度,著力增強監督剛性和實效,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2022年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先后開展《安慶市實施林長制條例》貫徹實施情況執法檢查,聽取和審議了市政府《關於安慶市鄉村振興促進工作情況的報告》和《關於安慶市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情況的報告》,並向市政府發出審議意見書2件,要求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充分發揮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在管理資產、開發資源、發展經濟、投資增值、服務成員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調整優化鄉村產業發展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鄉村產業,切實提升村級集體經濟實力。

跟蹤督辦 促進村級集體經濟持續增收

“請問懷寧縣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主導產業項目都有什麼?”“2022年集體經濟收入是多少?”“較比往年的增長幅度都有多高?”“產業項目能帶動多少勞動力就業?”在2022年11月視察調研現場,安慶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胡安勝仔細詢問。

近年來,懷寧縣強化黨建引領,按照“地域相鄰、資源互補、產業集聚”原則,成立村級聯合黨委,創新開展村級組織聯建、產業聯興、資源聯用、村村聯合的抱團發展。模式。“截至2022年10月底,流轉土地64799.32畝,發展藍莓、蔬菜、紫薯等特色產業,全縣實現33個村級聯合黨委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3228.7萬元,相比2021年同期,增長1814.15萬元。”懷寧縣縣委常委、副縣長張瑞向視察檢查組回復道。

為督促審議意見的落實,2022年11月份市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常委會委員、市人大代表組成專題視察調研組,到懷寧縣跟蹤檢查促進村級集體經濟增收議意見落實,並共同探討拓寬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持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2022年以來,安慶市堅持把促進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為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農村改革、帶動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舉措,加強統籌推進,強化支持引導,因地制宜實施項目,開發資源,運營資產,積極探索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發展路徑,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性成效。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全市共有239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已實現經營性收益達到50萬元以上,佔納入農村集體經濟統計的總村數的17%,比去年底增加了41個﹔239個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前三季度已實現經營性收益1.7935億元,村均經營性收益75萬元。(陳安寧)

(責編:范曉琳、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