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非凡十年 安徽封面︱第十四期

宿州:厚植“沃土” 躍上“雲端”

呂歡歡
2022年09月21日09:2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宿州,古運河流經之地,白居易在此度過了青春歲月,是一片綻放著美麗和詩意的土地。

沃野平疇,流金疊翠,宿州是享譽全國的“果海糧倉”,這裡有全球最大的連片果園,這裡是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曾經,一代代宿州人辛勤耕耘,沃土之上,碩果累累﹔今日,宿州順勢而為、與時偕行,拔地而起,躍上“雲端”,傳統農業大市展現出勃勃生機。

大美宿州。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大美宿州。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十年間,一個城市又能夠發生多大改變?看一組宿州數據:連續十年實現百億元級增長,順利突破兩個“千億元”大關﹔高新技術產業增速連續3年全省第一﹔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九連豐”﹔“全國文明城市”首創首成﹔在省轄市中唯一連續4年獲省政府穩增長貢獻獎……

十年間,宿州穩穩起筆,筆鋒遒勁,在皖北大地勇挑“大梁”,以發展質量的提升帶動幸福指數提升。

高位推進,邁向農業強市

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素有“果海糧倉”之稱的宿州有這個底氣。宿州的糧食和水果產量年年創新高,糧食總產量實現“十九連豐”,續寫“果海糧倉”傳奇。

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升級進階,該如何做?宿州市給出了答案:把“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作為加快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載體和抓手,以制度創新帶動農業發展,在數字與農業、城市與鄉村間找到契合點。

宿州城市景色。 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宿州城市景色。 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2010年和2011年,宿州市先后被批准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

更大的創新之處在於:針對單一農業經營主體“單打獨斗”存在諸多困難、難以抵御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雙重考驗的問題,宿州市委、市政府通過主體創新激發農業內生動力,於2012年9月探索建立“以農業企業為龍頭、家庭農場為基礎、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紐帶”的“三位一體”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模式,打造具有綜合競爭力的“農業航母”,實現“1+1+1>3”的聚變效應。

“加入聯合體,就像‘小舢板’編入了‘大航母’,遇到大風大浪也不怕。”宿州市淮河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負責人李清武說。

該聯合體於2012年7月成立,由1家種業公司、13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27個家庭農場組成,實現從耕、種、管、收、烘干、加工、銷售到農技培訓、融資的全程化服務,輻射帶動6500余農戶。“規模經營、科學作業、高效服務,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今年,我們聯合體的糧食產量高於周邊農戶10%左右。”李清武直言,改革的效應顯而易見。

如今,宿州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已發展到330家,數量居全省第一,覆蓋了糧食、畜禽、果蔬、林木等主導產業。此種模式連續三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碭山果園AI機器人。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碭山果園AI機器人。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高位推動之下,藍圖變成現實,自然是情理之中。

這裡,良種繁育能力穩居全省第一方陣﹔規上農產品加工產值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林業總產值連續七年穩居全省首位﹔主要農作物生產率先在全國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2021年,宿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8%,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在宿州市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國字號”平台,與阿裡巴巴合作共建長三角首個“數字農業產業帶”﹔加快農機裝備研制和推廣應用,啟動種業微型產業集聚區、綠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建設,高位推進預制食品產業發展,在全省率先開展數字鄉村智慧農業和農業產業互聯網試點建設。

目前,宿州已完成10個數字農業示范基地的升級改造,擁有12個獲省級認定的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示范基地,正在開展省級示范創建8個。2021年,宿州市銷往滬蘇浙農產品產值500多億元。

久久為功事乃成。宿州農業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農業大市提速邁向農業強市,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美好畫卷正在宿州大地徐徐展開:農業綜合產能持續提升,農民收入不斷增加,農村社會和諧穩定,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宿州市雲計算數據中心。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宿州市雲計算數據中心。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無中生有,變身“中國雲都”

十年前,很多人在問一個問題:“雲”是什麼?十年后,大家討論的問題是:我為什麼不上“雲”?

俯瞰宿州高新區,座座廠房鱗次櫛比,1600多家雲計算及相關企業齊聚於此,“中國雲都”的名頭蜚聲內外。

細數宿州在數字產業上所取得的亮麗成績,是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的。

時間回溯到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結束之際。彼時,宿州正走在歷史發展的十字路口——城市建設已經拉開帷幕,人口集聚已成趨勢,但是缺乏有力的產業支撐,人口眾多卻又沒有人才、資金優勢,城市發展動力不足……

宿州將往何處去?這是該市上下都在苦苦思索的問題。於是乎,宿州將視野瞄向“雲計算”,悄然完成一次完美的城市“轉身”,成為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2010年,宿州高新區在外出招商時,敏銳地觸摸到“雲計算”的脈動。柳暗花明,宿州最終選擇了這條路:將“雲計算”作為首位產業,每年安排2億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雲計算產業發展。

宿州市三館一中心。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宿州市三館一中心。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轉型升級也讓產業的“含金量”不斷提升。短短數年間,眾多知名互聯網企業紛至沓來,形成一個令全國矚目的數字產業集群,闖出了一條新路。

華為、騰訊、阿裡巴巴等科技巨頭齊聚宿州,安徽首個5G連片試驗區已成規模,導航領域亞洲唯一虛擬全景測試實驗室在宿州落成。這些都為5G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厚植了生長沃土、拓寬了發展空間、增強了科技支撐。

“上有天堂,下有‘宿杭’”。2022年初,乘著宿州與杭州全面對接合作的東風,“中國雲都”牽手“數字經濟第一城”深化數字經濟領域合作,加快阿裡巴巴犀牛智造、宿州未來城市創新中心、數字應用基地、算力中心建設,推進農業、制造業、服務業數字化升級,推動形成宿州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基地。

中國量子通信節點城市、華東最具特色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安徽雲計算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步一個腳印,成就了“數字宿州”建設從“無中生有”到“異軍突起”,從“蔚然成勢”到“風起雲涌”,一張“中國雲都”名片正越來越靚。

宿州市新汴河景區。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宿州市新汴河景區。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改頭換面”,尋回心靈歸“宿”

汴河九月,秋高氣爽,天藍地綠。

曾經,“從蚌埠到淮北,中間隔個垃圾堆”這句順口溜讓宿州人抬不起頭。

痛定思痛。2018年5月,宿州正式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鮮明提出“農村抓脫貧攻堅、城市抓文明創建”的工作思路,定下“三年首創成功”的創建目標,在全市人面前立下“軍令狀”。

認准就干,大刀闊斧。從城市景觀,到道路交通,再到居住環境,宿州市採用“四意合一”治理模式,實現政府的意圖、街道社區的意見、管理服務對象的意願、市民的意向有效統一,尋求出利益交融點。同時,宿州加大以城帶鄉、城鄉統籌力度,推動城市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助推全域文明、全體文明、全程文明,努力實現“創建文明城市”向“建設城市文明”的躍升。

華燈初上,航拍宿州夜景。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華燈初上,航拍宿州夜景。宿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文明理念“細”入毛細血管。

從垃圾圍城到百園融城,從臭水繞城到碧水環城,從灰塵滿街到天藍地淨,從背街陋巷到一街一景,從“一廁難尋”到“十分鐘如廁圈”……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城市面貌變化,猶如一份份溫暖的“民生大禮包”,不斷提升著全體宿州人對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

相比宿州現在的“顏值”,宿州的新“氣質”、宿州人的新“風度”同樣讓人驚嘆。高鐵站乘客自覺排隊﹔斑馬線汽車禮讓行人﹔公園廣場,遛狗市民一手牽著繩,一手還帶著鏟……一幅幅文明圖景讓人如沐春風。

十年時間,宿州產業興、農業強、城市宜居的新藍圖次第展開,“大虛線”(宿州前稱“宿縣”,當地方言讀xu xian)越來越實!

朝來夕落,汴河之水汩汩滔滔,宿州壯歌前行,未來可期。

http://ah.people.com.cn/BIG5/404101/405051/index.html

(責編:范曉琳、宮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