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包”藏“经”彩 23载“开”启新程系列报道

合肥包河经开区:“凤凰”涅槃,智造未来

人民网记者 吕欢欢
2025年10月27日09:50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23载弹指一挥间,于合肥包河经开区却是从“拓荒”到“繁盛” 的蜕变史诗。

从待兴之地到产业热土,这里的23年,是企业与土地双向奔赴的23年。一众企业如珍珠,被“创新”“实干”串联,织就向新产业链条。

值此之际,人民网安徽频道联合合肥包河经开区推出“‘包’藏‘经’彩 ‘开’启新程”栏目,走进企业,探寻生长密码——车间里的突破、实验室的执着、园区的协同,正是其面向未来的底气。

一同解锁这份“包”藏的“经”彩,见证开发区与企业共生长的生命力。

2025年6月,安徽江淮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重工”)生产车间内,全新一代自主研发的“凤凰”锂电专用车正式下线。

灯光如炬,红银相间的车身似羽翼展开,气势如虹,蓄势待发——这不仅是江淮重工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崭新成果,更是安徽省国企改革提升行动结出的又一硕果,标志着国有资本布局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重要突破。

该公司叉车产品。人民网记者 吕欢欢摄

该公司叉车产品。人民网记者 吕欢欢摄

江淮重工的前身,是被称为“中国工程机械摇篮”的合肥矿山机器厂。自2003年成立以来,企业持续夯实产品基础,构建起覆盖内燃、电动平衡重式叉车、仓储叉车及智能物流车辆的全系列产品矩阵。

2024年6月,根据安徽省国企改革部署,原安徽国控集团持有的江淮重工的股权,划转至安徽叉车集团,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划转以来,江淮重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2024年江淮重工研发投入强度超过5%,深度践行集成产品研发(IPD)和“三高一宽”研发理念,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

其中,“凤凰”系列锂电专用车上市即热销,带动新能源产品市场规模逆势上涨,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成为江淮重工高质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引擎。

如今,紧抓智能物流发展机遇,江淮重工重点布局AGV业务新赛道,通过对汽车及其上下游产业链的长期战略投入,构建起从软硬件研发到调度系统的全栈自研能力,并于2025年上半年成功落地江淮华为“尊界”智慧工厂项目,打造覆盖汽车制造全工序的智能化物流标杆。

该公司叉车产品。人民网记者 吕欢欢摄

该公司叉车产品。人民网记者 吕欢欢摄

当然,企业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优质营商环境的坚实托举。在23年发展历程中,合肥包河经开区始终是江淮重工最坚定的“同行者”与“护航人”。通过“亩均论英雄”改革,盘活低效用地,为企业实验室扩建与产线升级提供空间保障。

2025年上半年,包河经开区以“双招双引”为引擎,新签约项目80个,总投资额达148.7亿元,为园区产业生态持续注入新活力。

针对重点企业,包河经开区更是“量身定制”支持方案:精准政策扶持、招才引智助力、资源对接赋能,切实为企业扫除后顾之忧。目前,江淮重工智能化工厂的总体规划已基本完成,政企双方正协同加快投资审批与建设进程,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关键支撑。

如今,从传统动力到纯电驱动,江淮重工23年的深耕与创新,恰是包河经开区产业升级的微观缩影。在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政府与企业的同频共振,创新与实干的交相辉映,正持续书写着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故事。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