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丰乐:走在康庄“稻路”上
秋分刚过,暑热未消,热浪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
在南陵县籍山镇九连乡,全国劳动模范、芜湖市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所长程太平,最近忙得脚不沾地,眼瞅着试验田的“南陵早2号”在经过80多天的成长期后,即将迎来开镰,他雷打不动地天天都要去田里转上一圈。
每当看到泛了黄的稻穗随风摇曳,程太平浑身都透着劲儿。在他眼里,这粒粒穗子,诉说着都是丰收的喜悦。

程太平(中)在田间查看“南陵早2号”水稻长势。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和程太平如出一辙,站在田埂边的国投丰乐水稻种子公司负责人,弯腰捧起一串稻穗,小心翼翼地捻下几粒稻谷,放进嘴里轻轻一咬,绽开笑容,同样把酝酿了一季的丰收都刻在了脸上。
农以种为先,良种对单产提升的贡献率不言而喻。选良种、用良种,近年来,国投丰乐水稻种子公司坚持走以高产为基础的差异化、特色化新“稻”路,着力促进适宜品种加速落地,切实提升农民种粮效益,特别是“南陵早2号”的引进,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品种基础。
其实,早在2017年,程太平就开始着手选育“早晚兼用”的特早熟早稻“南陵早2号”,这一品种的诞生,不仅简化了种植流程,还带来了诸如双季直播、“油-稻-稻”三季轮作等多元化种植的可能。
程太平坦言,品种育成之后,选择和国投丰乐携手,一方面基于丰乐雄厚的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借助上市企业的力量,让“南陵早2号”科研成果市场价值最大化,确保好种产好粮、产优粮,把好品种真正带到农民手中。

即将成熟开镰的“南陵早2号”水稻。国投丰乐供图
“南陵早2号”水稻,到底有多早?
今年6月19日,在江西南昌县径口乡的千亩稻田里,种植的“南陵早2号”田块,成为南方双季早稻最早开镰的丰收地。
国投丰乐水稻种子公司负责人介绍,“南陵早2号”水稻是国投丰乐独占开发的特早熟圆粒型早稻,它改变了过去的“双抢”模式,为农户争取了7—15天的二茬种植时间,极大地缓解了“双抢”时间短、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来到“南陵早2号”品种选育人程太平的试验田,放眼望去,稻田如画,不远处立柱标牌上“特早熟、米质优、产量高”九个大字格外醒目。
程太平顺手捧起一串稻穗在掌心,细细数道,“一株能结100粒稻谷,成熟期短,只有80多天。”
“农民也很乐意种,为啥?”程太平自问自答,因为抗病、抗倒伏性能不错,生长周期短,并且稻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指标都有不俗的表现,粗略估计,亩均产量突破1000斤。
近年来,国投丰乐以品种现实表现为抓手,在做好品种推广、市场管控的基础上,以“质”为核,以“特”取胜。
水稻种子公司负责人坦言,“南陵早2号”的引进,弥补了国投丰乐的品种资源空白。在过去,国投丰乐以中稻为主、晚稻为辅,几乎没有早稻品种。有了“南陵早2号”,兼顾时间早、产量高等优势,让更多“中国田”用上了“丰乐种”。

长势喜人的“南陵早2号”水稻。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良种、良法、良机、良田、良制深度融合,正成为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户增收致富的良方,不仅为大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国投丰乐水稻种子公司的大力推广下,拥有产量高、抗性强、品质优、适应性广等优点的“南陵早2号”,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不少地区还在山改田的土地上种出了水稻。
在浙江,“南陵早2号”成为台风灾后重建的关键力量;在福建,“南陵早2号”为多元化种植模式提供了更多选择;在江西,“南陵早2号”更是创下南方双季早稻最早收获纪录……
随着“南陵早2号”品种的推进,该稻种在市场上也有了广泛的认可度,并受到不少粮农青睐,种过的纷纷称赞“好种、好管、好省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打时间差能够避灾,“南陵早2号”还具备救灾属性,为水灾过后的抢种补种争取了时间。数据统计,去年安徽灾后补种“南陵早2号”稻种70万斤,今年该品种更是被纳入“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项目”。
在特色化、差异化新“稻”路上,引入“南陵早2号”只是国投丰乐的一小步,但这也是国投丰乐的一大步。
在再生稻系列上,“丰两优香一号”经久不衰;在自主研发的“乐优”系列上,国投丰乐有晚稻、麦后稻、虾后稻;在籼粳交系列上,“嘉优中科”品种独树一帜,品质优、产量高;在早粳系列上,北粳南移,“中科发早粳”弥补了双季早稻无粳稻的空白……
新品种,新希望。
目前,九连乡田畴上的60多亩“南陵早2号”试验田已经收割完毕,又是一片好“丰”景。良种良法配合,既要稳面积,更要提单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助力“中国碗”装更多优质中国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