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破局:安徽建工检测如何跑出行业加速度?

在建筑行业向高质量发展加速迈进的当下,工程检测作为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生命线”,正面临从传统人工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命题。安徽建工集团所属建工检测公司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核心导向,将技术创新贯穿企业发展全流程,通过设备迭代、平台搭建、技术攻关,打破传统检测行业瓶颈,走出了一条以科技赋能驱动转型发展的特色之路,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
破局传统:以智能设备重塑检测效率
“过去检测混凝土强度,靠人工取样、养护、试压,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因人为操作出现误差;现在用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机器人,配合无线传感技术,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测数据,检测效率由原来的人工平均10组/小时提升到了平均36组/小时。”建工检测材料中心实验室主任指着运转中的智能设备,介绍科技带来的效率变革。
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机器人。
为系统破解传统检测“效率低、精度差、周期长”的行业难题,建工检测近三年持续投入超4000万元,大力推进检测装备智能化升级,建成覆盖建筑材料、主体结构、钢结构、室内环境、绿色建筑等8大领域的智能检测实验室集群。
检测实验室。
建工检测引入的“全自动钢筋力学性能检测系统”可实现样品自动抓取、检测与数据一键上传,单日检测通量达传统设备3倍;“无人机倾斜摄影检测系统”可对超高层建筑外立面、大跨桥梁等进行毫米级精细扫描,效率提升3倍,并彻底规避高空作业风险。
建工检测桥检车。
截至2024年底,建工检测智能设备覆盖率达70%,检测数据自动采集率超80%,平均检测周期由7天压缩至3天,数据误差显著低于行业标准,为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了高精度、高效率的数字标尺。
数字赋能:以智慧平台打通服务全链条
“打开建工检测智慧服务平台‘皖建e检’,上传项目信息、预约检测时间、查看检测进度、下载报告,全程线上操作,不用再跑线下窗口。”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项目负责人对建工检测的数字化服务赞不绝口。这一便捷体验的背后,是建工检测耗时两年打造的“智慧检测管理平台”发挥的核心作用。
皖建e检小程序。
该平台以“物联网+大数据”为技术核心,打通了“客户需求—样品接收—检测实施—数据分析—报告生成—售后服务”全业务链条。同时,平台还能对历史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工程质量风险预警建议,实现从“被动检测”到“主动预警”的转变。
智能数控自动裁样机。
目前,平台已服务客户超15家,累计处理检测订单300万笔,线上服务率达100%,客户平均等待时间从2天缩短至5小时。此外,平台还与地方住建部门监管系统实现数据互通,助力行业监管部门实时掌握工程质量动态,推动检测行业数字化治理升级。
技术攻坚:以科研创新抢占行业制高点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转型中掌握主动权。”建工检测结构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话,道出了企业持续创新的底气。为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公司组建了由115名正高级及高级工程师、93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市政与公路、地基基础与勘察测绘、绿色低碳与建筑幕墙、电梯与特种业务、涉诉鉴定等7大“技术研究中心”团队,并与多个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重点围绕绿色建筑、智能建造、既有建筑改造等新兴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针对当前绿色建筑发展需求,研发团队攻克“超低能耗建筑热工性能检测技术”,开发出“建筑能耗模拟分析系统”,可精准计算建筑能耗指标,为绿色建筑设计、施工提供技术支撑,该技术已应用于省内50余个超低能耗建筑项目,帮助项目节能率提升15%以上;团队研发的“绿色建筑测评软件”,可快速计算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助力“双碳”目标落地,该软件已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并在区域内200余家建筑企业推广使用。同时,建工检测获评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预评价机构、近零能耗建筑第三方测评机构和零碳建筑及区域第三方测评机构,累计开展“绿建三星”检测项目上百个,绿色建筑检测和近零能耗检测项目规模位居省内第一。
安建智慧工程检测管理平台。
作为省内检测行业的“技术标杆”,建工检测先后荣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安徽省公路学会交通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行业重磅荣誉,旗下拥有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和检验机构双认可机构,40家科技创新平台(其中省部级及以上平台30家),主参编国家、行业、地方标准73部,授权专利192件,登记软件著作权73部,承担在研科研项目30余项,凭借过硬的科研实力,成功获批道路工程、桥梁及地下工程专项检测资质,并一举囊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全部9项资质许可,成为安徽省首家获得全项资质的检测机构。
科技赋能不仅让建工检测实现了自身转型,更带动了企业效益的稳步提升: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营业收入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其中科技驱动型业务营收占比达70%,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始终位列省内建筑检测行业龙头。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建工检测将继续深化科技赋能,加快联合试验室建设,探索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新路径,推动“智慧检测平台”向全国拓展,打造跨区域检测服务网络,以科技之力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在检测行业转型浪潮中续写新的辉煌。(文轩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