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龙发现60周年 专家齐聚共话科研
2025年09月11日14:54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人民网合肥9月11日电 (记者周坤)今年是巢湖鱼龙发现60周年。9月10日上午,巢湖龙发现60周年及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演化与环境学术交流会开幕式在安徽省巢湖市举行。
1965年,工人们在巢湖修路采石作业时,意外发现了一件古生物化石,其保存相对完整,骨骼线条清晰,体态弯曲,栩栩如生,十分稀有。大家将这一发现上报给相关部门。这件罕见的化石后被转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进行研究。
1972年,经杨钟健、董枝明两位古生物专家的研究认定,将这件标本命名为“龟山巢湖龙”,这也是对早三叠纪巢湖龙动物群的首次报道。
据悉,巢湖龙出现于约2.48亿年前,是一类小型原始鱼龙。形体类似鱼或海豚,体长70—100cm,眼睛大,嘴巴长,身形侧扁,四肢呈鳍状,适应近海生活。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汪谦慎表示,巢湖龙是我国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古生物化石代表,其发现与研究推动了对中生代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理解,也为探索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提供了关键实证。
近年来,安徽开展巢湖动物群化石的系统性发掘与科研工作,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显著提升巢湖在全球古生物研究格局中的影响力,推动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汪谦慎指出,要推动成果转化,将巢湖动物群这一世界级化石宝库的科研价值转化为绿色发展动力。要拓展开放合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古生物学国际合作研究,深化馆-站-校协调联动,勇攀地质古生物科学新高峰。
据了解,本届学术交流会以“巢湖龙发现60周年及三叠纪海生脊椎动物群演化、古地理古环境古生态及其对三叠纪生物圈复苏过程的响应”为主题,来自国内外共30家高校、科研单位和博物馆参加。
(责编:关飞、韩震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