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这个温暖的“暗号”,已持续四年!

2025年08月08日15:16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合肥8月8日电 (记者赵越、陈若天)清晨的空气已泛起热浪,近日,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恒通社区志愿者许金鑫站在一栋楼下,习惯性地抬头,看到二楼那面印着“窗帘之约”的窗帘已经迎着阳光拉开,她笑着在手中的登记本上画上勾,又走向下一栋楼。

“我们和社区的老人们有个‘暗号’。”小许说的这个暗号,是2021年起,志愿者与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孤寡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达成的“窗帘之约”。

啥叫“窗帘之约”?他们约定,在独居、孤寡老人家中安装印有统一标识的窗帘,每天早晨7时30分拉开窗帘,晚上6时30分关上窗帘。窗帘拉开或关上,表明老人安全,志愿者会放心离开;如果窗帘没有变化,他们就会立即前往老人家中查看询问,防止意外发生。

作为老旧小区,恒通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32%,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182人,独居、高龄老人多,怎样才能跟他们建立稳定联系、保障日常安全呢?

2021年夏天,“窗帘之约”发起人、社区志愿者郝素云阿姨一句话点醒了大家:“能行动的老人早晚总得拉窗帘吧!”于是,社区党委在征得老人及家属同意后,与小区高龄、独居、孤寡的老人定下这个温暖的约定,并延续至今。

“我一个人独居在家,孩子们都不在身边,社区给我免费安装了窗帘,通过这种约定守护我们老年人的健康安全,年纪大了还有人时刻惦记着,让我们觉得很安心!”提起“窗帘之约”,80多岁的潘大凤老人啧啧称赞。

“这个约定很简单,但很管用。老人们怕麻烦别人,那我们就用窗帘做‘暗号’,既尊重他们,又能守护安全。窗帘都是我们自己亲手缝制的,布料也是社会各界捐赠的。”除了这个温情之约,身体硬朗的郝素云还带领社区一批会缝纫、会修理、会基础医学知识的退休老人,组成一支党员志愿队——“暖宝”幸福驿站,每天常态化为老百姓提供家政、缝补、理发、电疗、义诊等便民志愿服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郝素云的影响下,女儿魏立也加入了“暖宝”志愿服务队,外孙女放假期间也经常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郝素云也登上2025年“中国好人榜”。

“这是群众想出来的基层治理好点子。”恒通社区党委书记龚雪说,“窗帘之约”已经持续了4年,服务对象从10户到23户,志愿者队伍也逐渐壮大到近200人。此外,社区还试点运用电力等大数据监测守护独居老人安全,实现了“人工巡查+智能监测”双重保障。

记者了解到,不久前,合肥市“窗帘之约”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如今,这一群众智慧、暖心基层治理法在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得到推广,逐渐惠及到更多需要关心帮助的人。

(责编:关飞、韩震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