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厂中校”育才 “订单式”送岗

车间变课堂助学生毕业即就业、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输送技能人才……面对“企业缺工”与“就业无门”的结构性矛盾,今年以来,亳州市谯城区以“政府搭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创新实践,正在书写人力资源服务的“最优解”。
车间变课堂:毕业即就业的“联滔模式”
日前,刚刚从亳州机电信息工程学校毕业的李小宁正在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熟练地组装着汽车线束。
临近毕业的这学期,李小宁一直在这个车间里边干边学,在生产线上实打实地练手,到8月底就可以正式入职了。
该校教师李梦雪介绍,学校与企业共同打造了“厂中校”,把教学搬到了生产线上,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老师共同开发实训课程。三年下来,学生毕业时人均就能掌握3个以上真实生产项目的经验,就业时学生更加得心应手。
这种“真刀真枪”的培养模式不仅破解了过去职业学校存在的“黑板上开机床、试卷里练操作”的培养痛点,也让企业收获了量身定制的熟练工。
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人资行政部行政专员王四娜介绍,去年公司提前锁定了300多名在校生,这种“学练交替、工学一体”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毕业时他们的技能水平基本上能达到用工标准,大大缩短了培训周期,降低了培训成本。
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产教融合基地:产业链上的“人才孵化器”
把工厂生产车间直接变成学生的实训基地,这种模式如今正在谯城被延伸推广。
在联滔电子厂区旁边,谯城区建设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占地50.4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基地共分为实训车间、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区域,硬件设施较为完善,为开展各类实训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依托自身办学优势,基地推进校企合作,对接联滔电子有限公司汽车线束制造部,今年以来已为联滔电子输送实训学员358名,有效缓解企业用工压力。
基地紧扣主导产业发展痛点,以“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为原则,形成“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岗”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上,重点开设机电一体化(对接电子产业)、中药炮制(对接中医药产业)等与主导产业高度匹配的专业方向,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定向服务联滔电子等企业。
“按照‘访企入村’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我们总结企业‘用工难’中的共性问题,发挥政府部门桥梁作用,拓宽企业和用工链接渠道,解决部分企业用工短缺与人岗匹配度不高等问题。”谯城区人社局就业创业股股长杨旭介绍,目前,区实训基地已完成与联滔电子机电一体化实训车间的建设。“人才库”建在学校的培养模式,也将陆续在其他专业方向进行复制推广。
今年以来,谯城区还通过多种渠道服务重点用工企业,全力解决企业遇到的人力资源难题,实现企业用工和群众求职的双向奔赴。
“针对企业用工需求,我们定制化开展线上‘直播带岗’进厂直播活动,今年以来已开办35期,引流116.9万人次,收集简历4695条。”谯城区人社局局长徐春雷介绍。
三级服务体系:破解用工求职“两头难”
劳动力供需信息不对称、零散务工人员组织化程度低、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不够精准……为落实省级层面解决重点共性问题相关要求,针对人力资源供给方面的共性问题,谯城区结合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在服务体系保障方面,建立覆盖城乡、高效联动的区、镇、村三级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体系,形成“区级统筹、镇级枢纽、村级触角”的三级组织架构。在服务内容业务方面,实施劳动力信息查询、岗位匹配、技能培训等服务,形成上下贯通、覆盖全域、高效协同的“一站式、便捷化、全覆盖”人力资源服务网络。在人力资源供给方面,通过以上服务体系精准有序构建劳动力配置机制,力争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输出不少于3000人。
徐春雷介绍,谯城区成立了区级振兴人力资源公司,摸排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求职意向,建立区域企业“就业岗位信息库”和“劳动力综合信息台账”。立足区域内企业和乡村的人力资源需求和用工特点,制定科学的劳务输出与引进计划。通过市场化手段,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用工特点,精准匹配劳动力。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灵活的以奖代补资金分配机制,实现人力资源和用工信息的互通共享。
同时,谯城区还设立了乡镇振兴人力服务站,协助区级公司做好就业帮扶和人员输送,并提供劳动维权等服务。依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设立“村人力资源服务点”,组建由村“两委”干部、致富带头人组成的“村劳务经纪人”队伍,协助解决村民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谯城区还将多方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区级公司与机电信息工程学校、树仁技工学校等职业院校紧密合作,每年对区内用工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紧缺职位(工种)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形成人才培养输送链。搭建校企人才对接平台,组织企业开展校园招聘活动。加强与域外人力资源机构、企业的合作,探索谋划对外人力协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人力协作关系,进一步拓展劳务输出市场,融入“长三角”“珠三角”人力资源协作“朋友圈”。
“我区虽然是人口大区,但还不是就业大区、人才强区,仍有不少企业反映‘用工难’问题,群众反映‘务工难’问题。”谯城区委书记周霄表示,自“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以来,谯城区在总结近年来“稳就业”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政府“桥梁”作用,不断拓宽企业和用工“链接”渠道,旨在切实解决部分企业用工短缺与人岗匹配度不高等问题,为产业发展注入动力。(刘景侠 文/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