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定远:纾困解难办实事 惠民利企促振兴

“多亏了政府帮助,让我从银行贷到了钱,不用再愁买化肥、农药从哪借了。”日前,位于安徽省定远县的种植大户郭怀祥,从原先的满脸愁容,变得喜笑颜开。
作为该镇的一位种植大户,郭怀祥今年承包了300亩耕地。前期因需支付土地承包费及集中采购种子等农资,导致生产资金出现暂时性短缺。连江镇干部在开展走村入户时,了解到该户遇到的难题,迅速联系定远农村商业银行,经积极协调,帮助其申请办理了农业生产经营贷款。很快,6万元贷款资金顺利发放到位,解决了郭怀祥当前的燃眉之急。
定远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企业发展需求,通过政策上门、精准帮扶、矛盾调解等举措,将“群众声音”转化为“行动清单”,书写了乡村振兴与工业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一日上午,在定远县农业农村局信访接待室,提前到岗的值班员小李主动迎向一位徘徊在门口的年轻人。这位来自该县藕塘镇大梅村的年轻人反映,其二哥在2016年土地确权时,将以父亲为户主的大家庭在1995年承包的38.51亩土地,全部登记在自己名下。该土地经高标准农田改造后已流转给大户经营,兄弟三人因流转费分配及权属问题争执多年。由于大哥目前身患重病,急需资金治疗,反映人希望相关部门能为兄弟三人开展仲裁调解,帮助他们合理分配土地相关权益。
了解具体情况后,小李联系该局农经站、仲裁院工作人员现场联动,用“政策解读+方言释义”厘清二轮延包政策,并上门开展调解。5天后,三兄弟达成协议:老二每年支付老大4000元流转费,并划转6亩土地至老三名下。这场历时多年的家庭矛盾终得化解,也成为县农业农村局“开门接访”机制的典型缩影。今年以来,该局通过信访接待室值班、业务股室联动等机制,实现130名来访群众、200余起求助电话100%办结。
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正在逐个解决,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样需要走访帮扶、保驾护航。
企业申报材料反复被退怎么办?定远县工信局用“陪跑式”服务破题。位于该县经开区的安徽省亚兰密封件有限公司申报市级工业设计中心时材料多次被市局退回,该局直接带领企业赴市对接,逐项梳理修改意见,最终成功获批。针对智能工厂申报政策变动,县工信局细研新规,指导金轩科技、华塑股份2家企业完成基础级和先进智能工厂申报。目前,全县已有9家企业进入数字化车间评审,3家启动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蓝科新材料等企业被纳入省级“专精特新”申报储备库。该局始终坚持“干部多跑腿,企业少走弯路”,通过建立“走访+跟踪服务”闭环机制,上半年累计入企服务113次,解决产品推广、企业升规等问题15个。(王文 杨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