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淮南市潘集区扎实开展学习教育 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2025年07月09日15:49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在淮南市潘集区,一股深学细悟、真抓实干的清风正悄然浸润着基层治理的每一寸土壤。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在这里并非停留在会议文件和理论研讨的层面,而是化作了党员干部丈量民情的脚步、温暖民心的行动,最终结出沉甸甸的民生硕果。

空巢不空“心”,网格暖流润桑榆

泥河镇柳叶社区的空巢老人陈淑霞,如今心里格外踏实。社区建立的“网格员+志愿者+党员”联动机制,让定期探访成为常态。网格员蔡伊和党员志愿者周治芳每月必到,不仅关心她的身体状况,还主动代购粮油、代缴水电费。更让陈奶奶暖心的是,上个月社区医护人员专程上门为她细致体检,还耐心讲解了高血压的日常护理知识。“以前总担心有个头疼脑热没人管,现在好了,这些‘孩子们’常来,还带医生上门,心里热乎乎的!”陈奶奶摩挲着社区送来的端午“暖心包”,脸上漾起安心的笑容。

病有所医“近”,健康守护零距离

对于家住夹沟镇潘东新城的李永贵老人来说,去镇里卫生院曾是件费时费力的麻烦事。如今,在潘东新城内新设的医疗延伸点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午饭后,他溜达几步就能到延伸点找医生量量血压、咨询用药。“走几步路就到了,医生护士都熟,跟家里人一样!”李永贵老人满意地说。这个延伸点的设立,正是潘集区卫健部门聚焦群众“看病难”痛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关键一步。

区卫健部门以中医药文化为纽带,结合传统节日,精心组织“中医敬老”“中医进社区”等系列活动,将专业贴心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基层医疗体系正逐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便捷的暖流直抵心坎。

盖章不再“难”,数据跑腿民省心

“真没想到,现在往镇上跑一趟,就把事办妥了!省了多少腿脚功夫!”6月9日,在芦集镇经济发展办公室里,芦集村村民金伟成的感慨道出了群众的心声。过去,为了开一份“未享受搬迁安置待遇证明”,村民得去村委、跑镇里、到矿上,耗时费力。而如今,得益于镇里大刀阔斧的流程再造与机构改革,他只需在村部填好材料、签上字,村居办事员随即传送到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后续核查环节由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对接各方“一站式”完成,核实未享受后,他拿着所需的证明材料到镇里即可直接盖章。真正做到章为民所盖,盖到实处;事为民所办,办就办好。

芦集镇的改变,正是潘集区“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机制在基层焕发活力的缩影。该镇还将“六尺巷”调解智慧融入基层治理,司法所联合村干部成功化解了多起因侵占公共道路引发的邻里纠纷,法治力量悄然守护着乡村的和谐安宁。

在潘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清风,正转化为照亮每个平凡日子的人间烟火,于无声处绘就了民生幸福最厚重的底色。(谭敏)

(责编:欧恺、韩震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