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启动
探寻科创高地产业跃升路径

6月30日,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在合肥启动。
本次“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活动以“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主题。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及地方媒体的记者,将兵分两路,分赴合肥、芜湖、滁州、蚌埠等地的典型企业与科研院所,展开为期一周的采访调研。
当天上午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有关情况。来自国家部委的有关专家也对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我省坚持科技创新与开放合作并重、‘双招双引’与产业培育联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结合,突出创新引领、融合发展、以强促大,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中心,取得显著成效。”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文峰表示。
安徽省抢抓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机遇,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今年1月—5月,全省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为123.57万辆、61.33万辆,均居全国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2023年全省汽车产业链企业营业收入首次迈上万亿元新台阶,2024年突破1.5万亿元,连续2年保持20%以上增速。产业规模量级跃升、总体效益显著提升的同时,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企业实力也持续增强,产品迈向高端化。
人工智能是新兴产业谋篇布局的热点。“我省以创新求突破、以应用促发展,全力推进人工智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和通用智能未来产业培育壮大。”省科技厅副厅长陈龙胜表示。
通过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抢先卡位,抢抓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机遇,全国率先出台通用人工智能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专项政策,系统谋划大算力、大模型、大应用,推动大模型软硬件自主可控,安徽省获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重点布局,全省智能算力由2023年初800P左右跃升至目前3万P,科大讯飞获近十年人工智能领域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省已集聚人工智能规上企业894家、产业链关联企业1.2万家。
赛迪顾问最新发布《中国人工智能区域竞争力研究》显示,2024年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评价紧随北京、广东、上海、浙江之后,居全国第5位,较2023年提升1位。
装备制造业历来是安徽省工业支柱产业之一。在媒体见面会上,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施力介绍,“十四五”期间,安徽省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领域,深入开展“一链一策”研究,编制产业招商地图,筛选目标企业,省市县协同招引。装备制造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率超过13%,增速居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第一,成为十大新兴产业中首个破万亿元的产业,实现争先进位。
“我省坚持‘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竞相发展’的思路,确立了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现代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医疗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等7个高端装备产业重点发展细分领域,引导各市逐步形成了‘双核多基地’的产业布局。”施力说。
2024年,全省装备制造业规上企业6590户,营收1.21万亿元,占全省制造业营收的比重达到22%,跃居中部第一位、全国第六位。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电工电气、农机装备等行业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国产六轴机器人出货量全国第一。5家企业营收超百亿元,合力叉车连续34年位居国内工业车辆产销量第一,阳光电源培育出3个百亿元营收板块。
从领跑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到跻身全国前列的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再到率先突破万亿元大关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安徽省在关键领域展现出的“硬实力”与“加速度”,不仅为“活力中国”提供了生动的安徽注脚,也为安徽省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更高目标迈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媒体见面会结束后,多位中央媒体记者表示,此次的深度探访,将让外界更清晰地感知安徽省这片创新热土上奔涌的澎湃动能与无限可能。(记者 丰静 罗晓宇 王兰兰 王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