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合肥分行架设小微企业、“三农”融资协调“高速通道”

今年以来,中国光大银行合肥分行紧扣安徽省实体经济发展脉搏,以金融服务下沉扩面、产品创新提质增效、资源精准靶向配置为核心抓手,着力构建多层次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服务体系,显著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广度与客户满意度,持续书写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新篇章。
构建协同机制,筑牢服务实体根基
自国家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以来,光大银行合肥分行坚持金融本源,在行内“工作专班”的指导和带动下,围绕客户营销、产品服务、过程管理、授信审批、政策配套等方面多点发力,形成了“1+6+N”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通过广泛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精准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创新产品矩阵,驱动科创领域突破
光大银行合肥分行致力于科技金融服务领域,着力打造“全周期、全主体、全产品、全球化”的综合服务特色。
股债联动,赋能科创领军企业。紧抓人民银行提出的科技创新债券契机,深度融入安徽新兴产业集群培育。5月初,该行协同总行金融市场部、金融同业部、投资银行部,成功承销并投资安徽省内三笔总金额超1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精准支持智能语音、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等“硬科技”领域领军企业,彰显“阳光投行”品牌实力。
专属定制,构建“皖美兴科贷”生态。面向行业龙头及高成长性科创企业,该行提供“专精特新贷”“科技e贷”“阳光e信”等明星线上信用产品,累计放款约26亿元。近年来,企业不断迭代产品技术,投入大量研发资金,面对较长研发周期和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寻求金融机构贷款支持,但受制于银行贷款准入门槛。光大银行主动上门服务后,为客户办理了“科技e贷”,当天实现贷款投放。
针对初创期企业,创新运用财政资金引导机制,融合知识产权价值,联合海恒担保推出“初创知识产权质押贷”并成功落地。同时,前瞻性搭建科技企业产业生态链:为高端生物制药装备制造商引荐下游客户及产业联盟;为农业龙头引荐技术改造服务商,赋能产业链升级,厚植科技金融发展沃土。
“流水贷”将流水变增信,解决科技型企业抵押不足的融资痛点。例如,马鞍山某科创小微企业为一线巨头快餐供应商,主要供应一次性塑料餐具,企业交易对手稳定,资金流水与财务报表匹配,因采购原材料有一定融资需求,但因成立时间较短、缺乏抵押物,无法通过传统授信方式获得银行贷款。该行了解情况后,通过“流水贷”高效率满足企业融资需求,解决企业燃眉之急。企业负责人连连表示:“好的银行可以用好的产品发现好的企业!”
深耕区域特色,打造场景数字服务
光大银行合肥分行精准对接区域发展需求,提供定制化、数字化金融解决方案。
场景金融破局园区融资。该行针对联东U谷园区轻资产企业痛点,依托总行“3+1+N”数字化体系,创新推出“U谷e贷”。该产品首创“数据增信+场景风控”模式,将租金流水、经营数据纳入评估,并建立“园区运营数据+银行风控模型”双核验证机制。通过“场景化获客—数字化风控—敏捷化服务”闭环,实现“当天受理、隔日放款”的“光大速度”,已为园区内12家小微企业提供约3000万元授信支持。
精准施策服务特色产业。该行围绕“精准施策、产品创新、流程优化、政策赋能”四维构建服务体系,聚焦地方优势特色产业,以创新金融“活水”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种业振兴标杆。与省内种业龙头企业战略合作,量身定制线上化“皖美金种贷”,种业领域新增授信23亿元。在全省夏粮收储关键期,及时推出“农机更新贷”,支持省内农机购买与销售。
特色农业护航。支持长丰草莓产业升级,通过线上信用贷款模式,助力草莓企业大棚建设改造,提升长丰县草莓种植产量与抗风险能力。
产业链条贯通。围绕砀山酥梨、铜陵鲈鱼、霍山石斛、芜湖青梅、蚌埠粮油等特色产业链,光大银行组建专项团队深入调研,创新开发“徽果贷”“石斛贷”“皖美青梅贷”“粮油贷”“鲈鱼贷”等专属产品,形成“需求清单—服务方案—跟踪落实”闭环机制,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未来,该行将继续以普惠之心、创新之力,在服务安徽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书写更多“金融为民”的精彩答卷。(秦雪漫)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