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丁集镇:“婚纱小镇”转型记

人民网六安5月31日电 (记者周坤)裁剪、钉珠、排花……楼上的工人们分工明确,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将平凡的布料编织成华丽的童装礼服。
验货、打包、发单……楼下的梁业传忙碌异常,一袋袋童装迅速打包完毕,准备发往全国各地,满足客户的订单需求。
梁业传正在打包整理童装礼服。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丁集镇,梁业传经营着一家儿童礼服厂,“六一”儿童节之际,他和这里其他几百家服装厂,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丁集镇作为中国最大的婚纱礼服制造和销售中心之一,曾被称为“婚纱小镇”而出名。
梁业传和很多丁集人一样,曾在苏州虎丘打工、开店。虎丘曾是我国婚纱主要产出地之一,也是20世纪90年代丁集人外出打工的主要集聚地。
2005年前后,婚纱产业逐渐从苏州向外转移。丁集镇抓住机会,出台了一系列招商政策,鼓励丁集人回到家乡打造“婚纱小镇”。
丁集镇成为婚纱特色小镇。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2013年,梁业传回到丁集镇,在这里办厂创业。但“婚纱小镇”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不断减少的结婚人口,困扰着婚纱产业的发展。
面对婚纱市场的不断萎缩,“婚纱小镇”毅然踏上了转型之路,童装礼服便是其众多选择中的一项。
丁集镇党委副书记宗启焰告诉记者,当前,儿童成为消费的重要力量,在“婚纱小镇”,众多企业紧抓“童趣经济”机遇,强化创新,稳定订单,谋求长远发展。
在梁业传的童装礼服厂一楼展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童装礼物,从演出服到模特装,这里没有两件衣服是一样的。
“我们主打的就是中高端方向,平均每天设计一款儿童服装,已经成为工作常态。一边淘汰落后的款式,一边推出新潮的款式,厂里一直保持着100多款童装礼服。”梁业传说。
工人们正在缝制童装花边。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如果说梁业传走的“设计”路线,那么在200米外的六安米莱熊服饰有限公司里,则是走“产量”路线。
2018年,该公司负责人王宏娟和丈夫一起从苏州回到家乡丁集镇后,就开始发展童装礼服。“那时候已经发现婚纱市场太饱和了,所以转向发展童装。”王宏娟说。
这里能满足从6个月婴儿到初中生各类童装定制需求。几十名工人忙碌不停,每日生产并发送200余件童装至全国各地客户。
“我们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完成大批量的衣服制造,对于单价较低的童装,只有不断提升质量和产量,才能受到客户认可。”王宏娟说。
展厅里摆放着丰富多样的童装,外地来的客商正在挑选。人民网记者 周坤摄
在丁集镇,梁业传和王宏娟是婚纱产业转型发展的缩影。多位受访服装从业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聚焦增强特色优势产品竞争力,发挥专业人才队伍力量,助力更多“丁集造”童装礼服走向国内外消费市场。
在他们的努力下,丁集小镇的婚纱产业正在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并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