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在征迁一线!

近日,在合肥市包河区常青街道姚公社区,正在征迁的陆房郢居民组一派热火朝天。部分社区干部正走街串巷上门入户做工作,不远处,挖掘机正在清理部分已经拆除后的场地。
见到包河区第二十二期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潘嘉斌时,他刚跟着社区干部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一道,为一户群众的房屋丈量了面积。
培训班的第三周,他和青干班的其他30多名学员一道,被分到全区基层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一线进行社会实践,这也成为此次青干班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原本在包河区人民法院从事审判辅助工作的潘嘉斌,被分到了姚公社区的征迁一线。
“我在法院从事的审判辅助工作,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后一公里’,到社区来实践学习后,才发现这里是解民意暖民心的‘最初一公里’。”经过一周的社会实践,潘嘉斌深有感触地说,在拆迁一线的跟班学习,让他对基层尤其是群众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这是一堂生动直观的社会治理实践课。”社会实践这一周,潘嘉斌跟随社区干部上门入户,学习拆迁安置政策、掌握沟通方法技巧,学会了用“板凳会”“院落谈心”等方式倾听群众诉求。
“比如有一户住户起初抵触搬迁,我们同社区干部一起陪她择菜,她不忙时陪她聊天,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了解到了她对征迁安置的具体想法。”潘嘉斌说,这让他认识到群众工作不是简单的政策宣讲,而是需要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和代入处理。“作为青年干部,我将把这次锻炼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劲动力,把根扎进基层沃土,从群众中汲取养分,在服务群众中绽放青春芳华。”
宁杰(右)在同安街道周谷堆社区社会实践。
与潘嘉斌类似,来自滨投资产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宁杰,在此次青干班的社会实践中被分配到同安街道周谷堆社区跟班学习。“在逐户走访中,我深刻感知群众‘忧居’变‘优居’的迫切愿景,更读懂了城市更新背后承载的民生重量。”宁杰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以实际行动尽显党员本色,既要架起党群“连心桥”,也要守好国资“责任田”,让城市更新既有民生温度,更显发展效度。
来自滨湖世纪社区滨湖市场监管所的黄泽宇,被分配至区生物医药产业专班跟班学习。“在专班的跟班学习让我们感受到好的企业引入的不易,也让我们对为企优服务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方便日后工作的开展。”黄泽宇说。
石雨馨(左3)在包河经开区管委会社会实践。
在包河经开区管委会投促部社会实践的石雨馨也是收获满满。在跟班学习期间,她跟随包河经开区管委会走访了辖区多家企业。“我在升规纳统、政策宣传的本职工作之外,了解学习了包河经开区招商落地服务和后续工作开展情况,对辖区经济工作情况了解得也更加深入全面了。”石雨馨说道。
据悉,为期一个月的青干班采取入学教育、专题教学、现场教学、社会实践、个人自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引导青年干部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全面提升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努力培养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青年干部队伍。(记者 叶玉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