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交会探馆:看这里“群星”璀璨

能做实验的“机器化学家”,能“跑”又能“飞”的飞行汽车,能让硅藻“开口说话”的科学仪器……4月26日,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开幕,2万平方米的展馆汇聚242
4月26日,观众观看合肥磐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的弹钢琴机器人。
0件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全球最新技术进展和成果,为参会人员带来诸多惊喜和沉浸式体验。
在重点高校板块,一个既拥有轮子,又拥有多旋翼的“大家伙”吸引不少观众驻足。“这是清华猛狮第三代飞行汽车,最大起飞重量约800公斤,起飞后最高飞行车速为25米每秒,可连续飞行约16分钟。”清华猛狮智能飞行汽车项目市场总监董一帆介绍,这款汽车采用分布式多旋翼与阿克曼底盘耦合设计,实现了空中飞行、地面行驶、陆空切换以及飞行与地面无人驾驶等多重功能,可用于特定区域的旅游观光。
董一帆透露,清华猛狮创新成果是清华大学李骏院士团队产学研项目,将在科交会期间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安徽中心签约。
除了清华猛狮,重点高校板块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大平台3D打印机、山东理工大学的新能源智能农机等351项尖端科技成果。
记者了解到,整个展馆设有序厅、科技引领、产业创新、生态赋能、“双招双引”路演对接5个展示对接区及新技术新产品体验区,各个对接区中还有多个细分板块。
在科技部板块,一台自带工作台的双臂机器人——“机器化学家”小临,正在手拿烧杯开展实验。
“在实验室中,‘机器化学家’是材料研发领域的智能科研助手,通过将先进科研方法进行系统化转化,为企业或科研院所提供科研助力和赋能。”合肥机数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业务经理姚爱华介绍,这是全球首个数据智能驱动的全流程机器化学家平台,集成了移动机器人、智能化学工作站、高通量计算系统与智能化学大脑,实现人机对答、理解科学需求、设计研究方案、主动进行实验的全流程覆盖。
作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也是本届科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在展馆内,记者看到讯飞智能助听器、“启江二号”人形机器人、高仿生扑翼机器人等AI产品。
“此次参展带来了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效果评测机器人VIAS的核心部件,它可以用来测试车载智能系统的语音交互功能。”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展位介绍人陈百川介绍,这个机器人可以模拟各种人声,传统的人工测试和实车路测通常需要数周时间,而VIAS只需2天到3天就能完成,测试效率提升了10倍。
在科大硅谷板块,有一个灰色的“箱子”,能让硅藻“开口说话”。合肥国镜仪器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负责人孙鹏飞告诉记者,这是国内首台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它的出现实现了国内在高端电镜领域“零”的突破。
“这款台式冷场电镜具有高分辨率、智能化、小型化、低电压等特性,特别是其独特的低电压工作模式,可以避免对样品的损伤,实现不导电样品无需喷金处理,还原样品真实信息。可以应用于新能源、半导体、光伏、生物医药等领域。”孙鹏飞介绍,在法医鉴定中,借助这一设备对肺内积液进行观察,如果积液中存在硅藻,便可以通过硅藻的类型来推测它属于哪一片水域,获取相关信息。
漫步在科大硅谷板块,能看到不少酷炫、有趣的“黑科技”产品:瀚海量子的未来实验室VR游戏、未来头显的宇宙之旅VR大空间、宇翼科技四足机器狗……今年科交会,科大硅谷共征集展品87件,首发首展23件,其中展品89%达到国内领先及以上水平。
记者了解到,本届科交会总体规模、成果数量以及参展单位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参展成果数量2420件,较上届提升34%;参展单位达1236家,较上届提升48%;省外成果数量达1271件,占比54%。(徐旻昊 程兆 范柏文 张大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