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季度省属企业实现“开门稳”“开门红”

人民网合肥4月25日电 (胡雨松)主要经营指标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扎实推进,文旅、港航、煤炭等领域重组整合取得重要进展,3户控股、参股企业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属企业全年完成战新产业投资超500亿元。4月25日上午,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介绍。
发布会透露,今年以来,安徽省国资委制定2025年推动省属企业运行回升向好30条措施,引导推动省属企业拓市场、扩投资、抓创新、促改革、强管理、防风险、优服务。通过实施一系列“组合拳”,一季度省属企业经营发展实现“开门稳”“开门红”,企业运行稳健向好,经营质效持续改善,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市场空间有力拓展,功能作用有效发挥。
一季度,省属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均保持平稳增长,资产总额达4.8万亿元、营业收入2493亿元、利润总额217亿元,分别居全国第7、第7、第5位,在全国第一方阵中争先进位。截至3月底,省属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同比增长17.2%。省属企业净资产收益率达5.3%、居全国第2位,省属实体企业资产负债率57.3%,营业收现率143.8%、增长20.2个百分点,均保持较好水平。
一季度,省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研发投入增长11.3%,研发投入强度居全国第4,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营业收入增长36.4%。铜陵有色集团年产50万吨高端铜材的绿色铜基新材料项目正式投产,中煤矿建集团参与的全球首台千米级竖井掘进机顺利下线。省属工业企业产销衔接良好,产销率达99.4%、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去库存力度加大,存货余额同比下降6%;出海步伐加快,1—3月省属企业出口产品销售收入增长21.8%,合力叉车、江汽皮卡海外销售显著增长。
一季度,省属企业已交税费146.1亿元,累计产煤3100万吨、发电243.6亿千瓦时,公路运输量、机场旅客吞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等实物量指标稳定增长,引江济淮工程调水航运等综合效益持续发挥,有力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