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次发布生态产品目录

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省林业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统计局近日联合印发《安徽省生态产品目录(2024年版)》(以下简称《目录》),这是安徽省首个涵盖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城市五种生态系统的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对于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生态产品”?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了解到,所谓生态产品是指生态系统为经济活动和其他人类活动提供且被使用的最终货物与服务贡献,可分为物质供给、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类。参照联合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生态系统核算》(SEEA-EA)和《规范》等国内外相关标准,生态系统可划分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海洋、农田和城市七大类型。安徽省涉及上述七大生态系统中的五种,没有荒漠和海洋生态系统,在生态产品分类指引的基础上,形成了森林、草地、湿地、农田、城市生态系统生态产品目录。
其中,物质供给类生态产品如林产品、草产品、水产品、农产品、农林牧渔产品等,展现安徽省丰富的自然资源产出;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涵盖水源涵养、水质净化、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固碳释氧、空气净化、局部气候调节、噪声消减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体现生态系统对维持生态平衡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则包括旅游康养、休闲游憩、教育科研、精神审美、景观增值服务等,挖掘生态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
生态产品目录清单编制是健全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基础性工作。安徽商报、元新闻记者从省林业局了解到,此次《目录》的发布,旨在全面梳理安徽省生态产品资源,为生态产品的统计、核算、评价及经营开发提供有效依据,助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下一步,安徽省将以《目录》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政策和机制,探索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路径,推动生态资源资产化、产业化。
据介绍,目录清单将实行动态调整。安徽省鼓励各地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践创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和民生福祉,为建设美丽安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刘媛媛 通讯员 陈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