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稻虾共舞绘就田园新画卷

稻田如绿绸铺展,水面泛起细碎银光,安徽肥西正上演着一场奇妙的 “田园舞会”——稻虾种养。水稻与小龙虾在同一片天地里共生共荣,将传统农田化作充满生机与财富的“聚宝盆”,勾勒出农业发展的崭新图景。
共生共荣的生态乐章
稻虾种养堪称一场精妙绝伦的生态协作。翠绿的稻苗在水中摇曳生姿,它们“慷慨”地释放出微生物,孵化出的小虫子就像精心准备的自助餐,吸引着小龙虾欢快“赴宴”。小龙虾挥舞着大钳子,在田垄间穿梭忙碌,不仅清理了杂草,还将排泄物化作天然的“营养剂”,回馈给水稻。就这样,水稻为虾儿提供 “美食”,虾儿为水稻滋养土地,两者携手奏响了一曲和谐共生的生态乐章。在这种良性循环下,稻田里产出的小龙虾肉质紧实饱满,稻米更是晶莹剔透、香气扑鼻,带着独特的生态韵味,市场价格自然比普通产品高出一大截。
蓬勃发展的产业盛景
在政策的有力扶持和模式优势的双重驱动下,肥西稻虾种养产业一路高歌猛进。从2017年的1.1万亩到如今的20.6万亩,数字的飞速增长背后,是一片片希望的田野在不断延伸。山南镇的合肥万丰生态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官亭镇的肥西生态立体水产养殖协会等龙头组织脱颖而出,成为产业发展的“排头兵”。1000多户农户加入其中,就像一个个紧密相连的齿轮,共同推动着产业巨轮滚滚向前。合作社里,会员们相互交流经验,在虾苗采购、饲料供应和产品销售上共享资源,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合力。合肥万丰生态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浮顶山”稻虾米更是凭借卓越品质,荣获全国金奖,让肥西稻虾产品声名远扬。
创新点亮产业新未来
为了让稻虾种养产业始终保持活力,肥西县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政府积极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邀请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授课,技术人员化身“田间老师”,手把手指导养殖户解决难题。而企业更是勇于创新,孙先富大胆尝试无环沟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就像为稻田找到了“瘦身秘诀”,降低成本的同时简化了管理流程;安徽土润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引入高科技设备,水下传感器如同“敏锐的眼睛”,实时监测水质变化,电子屏和无人机的应用,让小龙虾养殖实现了智能化,部分区域甚至能实现一季稻两季虾,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
融合发展的乡村新貌
如今的肥西,稻虾种养产业早已不是单一的农业生产,而是串联起一二三产业的“金色链条”。稻田边,稻谷烘干加工厂机器轰鸣,将收获的稻虾米精心加工;小龙虾交易市场里,商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鲜活的小龙虾被运往全国各地;周末的稻田景区,游客们穿梭在稻田间,体验垂钓小龙虾的乐趣,品尝美味的稻虾美食。安徽浮顶山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合作社 + 农场 + 社员”的模式,带动76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让大家的钱包鼓了起来,也让乡村的人气旺了起来。柿树岗乡双龙社区仅靠销售虾稻米,一年村集体收入就高达60余万元,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在肥西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稻虾共舞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未来,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产品附加值的持续提升,稻虾种养产业必将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吴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