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明光:点石成金,壮大特色产业

矿物猫砂、化妆品、干燥剂……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都包含一种名为凹凸棒的矿物质。
凹凸棒是一种天然纳米材料。目前,我国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凹凸棒主要分布在安徽省明光市、江苏省盱眙县、甘肃省临泽县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
明光市凹凸棒资源丰富,品质位居世界前列,是全球稀有的以三八面体结构为主的凹凸棒,具有胶体、吸附、载体、补强等功能,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油漆涂料、化工建材、农药肥料、空气净化等多个领域。
对位于安徽省东北边缘、常住人口不足50万的明光市而言,拥有这种独特资源当然是“天赋异禀”。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还要有点石成金的关键一笔。
两根“棒”
进料、粉碎、研磨……日前,在位于明光市的明美矿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一派繁忙景象。
“明光的凹凸棒石矿是火山沉积型矿床,资源品质高,结构特殊。”明美矿物化工公司副总经理扈卫珍说,企业充分利用凹凸棒资源,研发、生产和销售凹凸棒系列产品、分子筛系列产品及相关矿物产品,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明美矿物化工公司是中美合资企业,在国内较早从事凹凸棒产品研发、生产,多年来依托资源和技术优势,不断创新和优化产品。
从原始的矿产资源到形成一系列产品,明光市在提高凹凸棒矿产资源使用效率上作了哪些努力?
答案就是两根“棒”。
第一根“棒”即关停不规范的开采点、整合采矿权。
“以前,我们这儿大大小小的矿山有十几座,拥有采矿权的企业也比较多。因原材料物美价廉,不少国外公司到这里采购凹凸棒石黏土矿。他们购买原材料,加工成产品后再高价卖给我们,前后价格翻了好几倍。”说到这里,明光市凹凸棒新材料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徐珲有些痛心。部分企业的无序开采还留下许多矿坑,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为保护环境、促进凹凸棒资源高效利用,2018年,明光市对矿山进行统筹规划,关停了部分小型、不规范的开采点,淘汰落后产能,整合采矿权,重新规划凹凸棒新材料产业园,推动行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
想要点石成金,仅靠关停不规范的开采点、整合采矿权这根“棒”是不够的,还需要另一根“棒”——强有力的产业政策。
近些年,安徽省出台《支持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惠企政策,积极推动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明光市立足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内一流的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积极构建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体系,强化资源有效配置,多部门联合出台明光市凹凸棒石黏土供应方案,同时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承接沪苏浙制造业产业转移,引进一批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链项目,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两根“棒”的推动下,目前,明光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以凹凸棒(包括矿山伴生的膨润土、玄武岩)下游应用产品及绿色涂料产品为核心,上游延伸至矿产开采加工,下游延伸至化工、医药、新型建材、环保、航空航天等众多行业。
截至2024年,明光市共有凹凸棒产业链企业108家(含涂料及其他关联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3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实现税收4.81亿元。
“1122”成果
“我们把凹凸棒矿物作为添加剂,利用等离子高温工艺技术,实现凹凸棒的物化性能升级,一些高耐温绝热材料产品性能可以达到同类进口产品标准,性价比高,替代优势明显。”安徽京之桐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剑说,他们自主研发、生产的纳米级氧化铝、氧化硅等金属氧化物粉体、浆料等新材料,拥有专利30余项。
为全力突破创新瓶颈,明光市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培育创新主体,强化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名校合作,建立凹凸棒新材料联合研究中心,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着力突破凹凸棒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应用难点,推动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在提高凹土资源利用水平的同时,积极建立研发团队,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大与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吸纳更多优秀人才,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明勤告诉记者,公司实现从技术研发到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闭环,高效推动产业升级。
科技赋能,凹凸棒石生“金”。在技术的加持下,凹凸棒土可以作为涂料的增稠剂,让涂料更易于施工并形成均匀的涂膜。同时,良好的悬浮性能够有效防止颜料沉降,使涂料保持稳定性。
凹凸棒石经过相关技术处理可以添加进口红、润唇膏和面膜泥中。2018年底,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师生便尝试通过提纯等方式,将凹凸棒石加工成纳米级粉体材料,添加在口红膏体中。这种具有凹凸棒石的口红更健康,颜色更纯正亮丽。
与安徽京之桐新材料有限公司和明光市飞洲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同的是,明光市恒鼎凹土有限公司也采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矿山开采、凹土研发和生产加工。
“我们有8条生产线、12名科研人员,每年生产12万吨凹凸棒产品,包括高粘凹土系列、分子筛粘结剂系列等10个系列产品。”明光市恒鼎凹土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养正告诉记者。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截至目前,明光市在科技创新方面已取得“1122”成果,即1个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应用、1个产业化落地企业(安徽双峰新材料有限公司)、2个进入中试转化期科研项目(凹凸棒基止血剂、凹凸棒载体型药用辅料)、2个具备重大产业化前景的应用方向(凹凸棒陶瓷纤维耐火材料、凹凸棒低品位矿粘性调节工艺)。
此外,明光市还投资建设安徽省凹凸棒新材料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检测项目覆盖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含绿色涂料)对应的85%以上的产品或项目,目前该质量检验中心已完成设备采购,正在申请省级验收。
百亿目标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小包干燥剂、食品脱氧保鲜剂和家用除湿等产品生产、研发和销售,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环节,紧密连接终端消费者。”安徽春旺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弘毅告诉记者。
安徽春旺新材料有限公司由深圳市春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立,是明光市招商引资企业。近年来,明光市围绕打造“中国凹凸棒新材料研发展示窗口、全产业链企业集聚基地、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夯实产业发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力引增量、扩存量、抓创新,推动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做大做强。
明光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战略规划按照“延链补链,四区联动”的发展思路,以凹凸棒新材料产业园为引领,绿色水性涂料产业园、经开区产城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集聚创新资源和分类承接产业下游产业,逐步形成研发与生产相互支撑、上游与下游相互拉动、集约与集群相互补充的集聚发展大格局。
截至目前,明光绿色涂料产业园已入驻三棵树、嘉宝莉、保立佳等一批国内知名涂料及配套企业37家,其中建成投产21家、在建7家,9家正处于项目前期准备阶段。明光凹凸棒新材料产业园已入驻企业23家,其中投产19家、在建4家。当前,明光市重点推进总投资50亿元的皖北煤电凹凸棒综合开发项目落地。
如今,明光市已形成与江苏盱眙、甘肃临泽凹凸棒产业错位发展格局,在胶体材料、耐火材料、分子筛、吸附材料等方面取得突破,持续招引产业链下游应用企业。
“虽然引进了不少企业,但大部分位于产业链下游,产业结构相对单一,接下来,将着力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引进培育中上游企业,增强产业协同效应,提升综合竞争力。”徐珲表示,将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双向驱动,着力推动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型,壮大规模、提质增效,奋力实现“百亿”凹凸棒基新材料产业目标。(记者 张彩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