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六安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一

 安徽六安:智慧“护”茶园 科技“添”茶香

人民网记者 周坤
2025年04月18日09:55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春和景明,茶香四溢。时下,安徽省六安市进入茶叶大面积开采,人民网安徽频道深入六安市主要产茶区,上茶山、进茶企、访茶农,探寻兴茶富民的产业经,分享茶叶全产业链上的欢笑声,解码六安市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道。

青山雾绕,枝叶翠绿。4月17日,在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的六安瓜片茶主题公园,正值六安瓜片采摘旺季,茶树漫山吐新绿,茶香清新扑鼻。

作为中国传统十大名茶的六安瓜片,芽叶细润、滋味清爽、香气持久。好茶叶要有好的种植环境。

在独山镇,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肥沃的土壤、深厚的土层以及含量丰富的有机质,无一不为六安瓜片的高品质提供了绝佳条件。

六安瓜片茶园里,采茶姑娘们正在采茶。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六安瓜片茶园里,采茶姑娘们正在采茶。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如今六安瓜片的种植,更是科技与生态融合的生动实践。茶园之中,茶农忙碌身影随处可见,而隐匿其后的,是113项智能设备——虫情测报灯、气象监测仪、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等,它们默默守护着这片绿色的宝藏。

“以前种茶全靠经验全靠跑,现在有了这些设备,我们可以根据收集的数据更科学地进行茶园管护,实现增产增收。”茶农方汉说。

有了这些茶园“新管家”,不仅提升了茶园的“智”,更保障了茶园的“质”。

“通过大力推广有机肥、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运用粘虫板、杀虫灯等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及设备,六安瓜片的茶产品不但早,而且干净又安全。”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杨劲松说。

“干净”不是六安瓜片的专利,而是整个六安茶产业的“生命线”。

杨劲松介绍,近年来,六安市加强茶园道路、水利、电力、信息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节水灌溉、人工智能、远程监控、轨道运输等设备,建立茶产业互联网数字化平台,构建标准化茶园,提升茶园生产能力和品质。

舒茶镇古尖香茶场,采茶工人正在采茶。人民网 郭昊摄

舒茶镇古尖香茶场,采茶工人正在采茶。人民网 郭昊摄

走进六安市舒城县舒茶镇古尖香茶场,智慧茶园里的“黑科技”令人眼前一亮:智能杀虫灯静静值守,而埋藏在茶树根部的传感器,正24小时“监测”着土壤的温湿度变化。

“我们累计投入560余万元,通过安装绿色防控设施诱虫灯、诱捕器、球形探头等,新建智慧茶园系统,实现全园智能化管理。”古尖香茶场负责人吴启明介绍,得益于科技的加大投入,茶园管理现已显著改善,茶叶品质也随之大幅提升。

步入新时代,“制茶经”不再局限于制作环节的“手上功夫”,绿色种植和科技管理成为茶农们关注的焦点。

杨劲松表示,截至目前,六安市已累计改造低产茶园36万亩,建成千亩连片标准化茶园59个,现有六安瓜片高产高效茶园23.3万亩、绿色基地认证茶园26.3万亩、有机茶园8.3万亩。

在一块块“会思考”“能管理”的茶园里,不仅能节省水肥成本,还能提升茶叶品质,真正实现了“生态账”和“经济账”的双赢。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