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带您游安徽——“春游江淮”入境游采风行
安徽固镇:“汉兴之地”,“垓”来一下

人民网蚌埠4月18日电 (陶伟、陈若天)去年11月,一群韩国游客千里迢迢来安徽旅游。这支由该国中文系学者和教授组成的旅行团一到安徽便直奔蚌埠市固镇县。
一座皖北小镇缘何能引来国际游客青睐?这就不得不提固镇垓下——一个被誉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的楚汉争霸终结地。2000多年前,刘邦在此大败项羽,并最终让大汉王朝登上中国历史舞台。“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历史典故也由此而生。
走进垓下遗址景区,霸王别姬雕塑巍然屹立,2000多年前金戈铁马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垓下遗址被列为“2009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考古中国”五千年文明探源的重要项目。
外国友人参观垓下景区研学项目。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如今,这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入驻了诸如剪纸、布艺、泗州戏、陶艺、竹木雕、书法、拓印等一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景区还将非遗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等结合,精心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线路,让游客沉浸式体验非遗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的古战场今天却是满满的“科技感”。景区内打造了包括霸王别姬馆、垓下之战场景复原展示、楚汉文化体验馆等一系列景点,通过3D艺术画、全息投影和沉浸式场景体验等科技手段,让游客“身临其境”感受2000多年前楚汉战场的风云变幻。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新形式,让垓下的历史故事更加鲜活。”垓下景区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景区已打造多条精品研学线路,包括非遗、汉文化、国防教育和中医药研学等主题,吸引了大量游客。
垓下遗址航拍。人民网记者 陈若天摄
此外,在垓下遗址边建起了垓下国防教育及研学基地,包含训练馆、体验展示馆、田径场等设施,是集国防教育、研学、赛事、培训功能业务为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性基地,目前已是安徽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并被评为第四批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据悉,基地自2023年5月运营以来,已接待近3万人次,收入约442万元。今年第一季度,垓下遗址景区共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
作为安徽最年轻的县,蚌埠市固镇县有着安徽最古老的城址。4600年前,山东、苏北的一部分原始先民来到了淮河流域的固镇境内逐水而居、世代繁衍,为后人留下了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大汶口文化遗址。该城址的发现也填补了江淮地区史前城址的空白。同时,东汉著名文字学家许慎曾在此为官,写下《说文解字》,开字典之先河。
近年来,有着“汉兴之地”之称的固镇县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串点成线,推出史前考古探源、非遗传承、民俗文化展示、考古现场参观等10多个经典研学主题系列,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为游客开启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去年,在垓下遗址展示馆前,韩国学者齐声吟诵《垓下歌》,用诗歌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这场文化之旅,不仅是对垓下深厚汉文化的一次致敬,更是固镇吸引众多国外游客的一次生动写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