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春提速!安徽高速多条年内计划通车项目刷新“进度条”

一季度即将收官,作为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主力军的安徽交控集团,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大干快上。
截至目前,15条在建高速公路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其中,计划和力争今年通车的项目均完成投资超七成,正在朝着既定建成通车目标全力冲刺,为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再添新动能。
“绿色动脉”即将打通,生态文旅共融发展
日前,在进入通车倒计时的宣泾高速二期项目建设现场,只见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护栏线型调试、标线设置、服务区装修等收尾工作。
宣泾高速二期项目。 秦连飞摄
这条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公里的“绿色动脉”,自泾县江梓村起,跨越G205国道,穿越牛形山、秦坑河,最终衔接芜黄高速,不仅是交通发展的里程碑,更是生态、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答卷。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践行“最小干预、最大修复”理念,全线桥隧比达45%,绕避扬子鳄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布设动物迁徙通道12处,利用红外相机监测生物多样性。
同时,项目串联“皖南川藏线”“文房四宝小镇”等文旅节点,通车后泾县至宣城车程缩短至15分钟,助力“快进慢游”全域旅游格局,赋能乡村振兴。
宣泾高速二期项目。 秦连飞摄
眼下,随着主体工程告竣,房建、绿化、交安等附属工程进入冲刺阶段,这条“皖南绿脉”有望于今年上半年提前通车。
项目通车后,不仅将会有效缓解G50沪渝高速的通行压力,而且会促进皖南地区与江浙沪的文旅资源互通,为打造“宣纸上的山水画卷”全域旅游格局注入强劲动力。
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通行能力显著提升
芜宣高速改扩建项目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交通主动脉,建设工作也在稳步推进。
芜宣改扩建清水河特大桥。 秦连飞摄
该项目是安徽省“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横七”上海—武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点位于宣城市宣州区,顺接G50沪渝高速广德至宣城段,终点位于芜湖主线站,沿线跨越宣城市宣州区和芜湖市湾沚区、鸠江区“两市三区”。
“目前右幅4车道已经建成通行,左幅4车道正加快推进,其中38公里路面已建设完成,剩下清水河特大桥等3座桥梁正在推进。整个项目计划今年建成通车。”安徽交控集团芜宣改扩建项目办副主任李润清介绍,改扩建之前,芜宣高速日均断面流量约为2.9万辆次,春运峰值约为5.5万辆次。预计改扩建后,芜宣路日均断面流量达到3.4万辆次,春运峰值将达到7万辆次,通行能力将大为提升。
清水河特大桥正在建设中。 人民网 吕欢欢摄
今年1月,芜宣高速芜宣机场互通正式开启运营,芜湖、宣城两地市民从市区到达机场时间分别缩短至35分钟和25分钟,形成“半小时交通圈”。
芜湖宣城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王峰表示,便捷的交通条件进一步提升芜宣机场竞争力,吸引更多周边旅客选择该机场出行。今年1至2月芜宣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152548人次,同比增加4689人次,客流增长显著。
完善皖江交通网络,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作为完善皖江高速路网项目,全长119公里的天天高速无为至安庆段同样建设正酣,2000多名施工人员、500余台套机械设备连续作业,形成“路基收尾、桥梁合龙、路面加速”的立体化施工格局。
天天高速长河大桥。 秦连飞摄
3月26日,在天天高速无为至安庆段项目施工现场,沥青下面层试验段摊铺顺利完成,这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路面面层施工阶段。
此次试验段全长317米,厚度8厘米,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拌和、运输、摊铺等重点环节,平整度、压实度等关键指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为后续规模化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介绍,天天高速无为至安庆段项目是安徽省高速公路网“五纵十横”布局中“横八”线中的一段,是S22天长至天柱山高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纳入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网。
该项目的建设是响应“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需要;对打通安徽长江北岸交通纽带,完善安徽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支撑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实施,缓解长江经济带交通压力,带动沿线城镇经济、旅游发展等起了重大意义。
合徐南建设现场。 秦连飞摄
除了计划今年建成通车的项目正奋力冲刺,其他高速公路项目也都在加速推进。
安徽交控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安徽省交通基础设施升级的“骨干工程”,合徐南高速改扩建项目提前完成左幅封闭,全面推进规模化施工;阜淮高速阜南方集互通立交及连接线工程项目开工;宁旌高速徽水河大桥主桥拱肋如期成功合龙;纳入长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规划的S27东鄱高速安徽段、S40宁枞高速池州段先行用地获自然资源部批复,为项目关键控制性工程提前开工奠定基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