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24年防灾减灾救灾实现“三个下降”

人民网合肥3月29日电 (胡雨松)3月28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全省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情况进行介绍。
发布会透露,2024年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其中安全生产实现“四降三无”,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3%、11.4%、22.7%、6.5%,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消防火灾事故、无重大森林火灾事故;防灾减灾救灾实现“三个下降”,自然灾害受灾人口、倒损房屋和直接经济损失与近5年均值相比,分别下降59.3%、66%、36.6%。
当前,围绕全领域覆盖、全链条管控、全过程监管,安徽着力提升“最先一公里”安全预防和“最后一公里”问题化解能力,通过高效协同,打造“一体化”应急指挥体系。建成视频指挥调度系统,接入水利、气象等21家部门33个业务系统,整合126万路视频监控资源,常态化开展可视化拉动练兵,基本实现了灾害现场“看得着”“听得见”“喊得到”。
为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应急能力,安徽省坚持科技赋能,健全“多层次”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类专业救援队伍126支、自然灾害类214支,区域应急救援基地5个、航空应急救援基地2个、水上工程救援基地1个,配发基层抢险救援装备6.92万套。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建成城市生命线、尾矿库、危化品、油气长输管道、烟花爆竹仓储企业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监测系统,高效响应处置各类预警48.5万余次。
2025年,安徽省应急管理系统将从提高“防”的质量、强化“救”的能力、夯实“稳”的基础、增强“新”的动力、加大“法”的保障等方面,为实现“三个往前赶”提供有力安全保障。通过“一行业一策”实施本质安全提升工程,深入开展校车、公交车辆、公共场所、厂房火灾、水上交通等专项整治,严防安全生产风险向社会领域延伸。大力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活动,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氛围。在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智能化等急需领域,加快科技攻关和先进技术装备应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应急管理战斗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