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委”进小区,服务“零距离”!

小区里有了便民裁缝铺,方便居民小修小补;机动车停车位增加了,晚上回家不再“一位难求”;一楼见、有事找支书,小区居民投诉量明显减少……
2024年3月7日,包河区印发《关于稳步推进社区“两委”进小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施方案(试行)》,计划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全面稳步推进社区“两委”进小区驻点办公。
如今,一年过去了,实施效果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两委”来了 小区变了
3月21日下午,走进芜湖路街道东陈岗社区送变电家园小区,小区10号楼正在进行加装电梯施工。附近,一些楼栋已经加装好崭新的电梯,让这个有着近30年历史的小区,焕发出新的活力。
东陈岗社区送变电家园小区加装的电梯
“年纪大了,以前上下楼买菜、锻炼都比较困难,费时又费力。现在有了电梯,方便了很多。”住在送变电家园小区32栋六楼的赵大爷笑呵呵地说。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是完善住宅使用功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但在加装电梯的过程中又常常困难重重,例如涉及到高低层住户的利益冲突、费用分摊、采光噪音等。”去年4月进驻该小区的东陈岗社区党委副书记胡芳瑞介绍,为了维护邻里友爱和谐,顺利加装电梯,社区搭建沟通平台、引入专业力量来促进协商,消除双方顾虑、调解矛盾纠纷。截至目前,该小区已成功协调加装电梯5部,另有3部电梯正在施工加装。
送变电家园小区乒乓球兴趣小组在小区的活动中心练球
停车难也是不少小区存在的“烦心事”。望湖街道沁心湖社区丹桂苑小区位于合肥高铁南站附近,车位本就紧张,再加上有的在南站乘车的旅客会把车开到小区里,把这里当做免费停车场,小区居民停车难问题更加凸显。
“我们在前期增设80个停车位的基础上,加强了小区的管理,设立了道闸,并对外来车辆进行收费,防止车位被外来车辆长时间占用。”沁心湖社区“两委”委员、丹桂苑小区党总支书记丁丁介绍说。
“以前我家孩子下班回家迟点,那肯定没车位了,现在小区停车位也多了,对我们来说也更方便了。”小区停车难的改善,让居民王西珍深有感触。
进驻小区后,在小区里的时间多了,丁丁还发现,社区老年人助餐点在二楼,许多老人去吃饭时,都会扶着楼道栏杆侧着身子上下楼,非常不便。为此,他们联合业委会和物业,将助餐点搬到了一楼,让老人就餐更加方便安全。
烟墩街道陶坝社区悦湖苑小区内街路灯调试安装现场
在烟墩街道陶坝社区万达悦湖苑小区,社区“两委”进小区后,协调开发商、住建、供电公司等单位,解决小区内近700米长内部道路路灯不亮的问题,困扰居民多年的“黑灯路”变身“暖心路”。在西杭社区锦绣淮苑小区,“两委”进小区后联合业委会和物业,对小区里的供暖管道和设备进行维修,小区实现全面供暖。
烟墩街道西杭社区锦绣淮苑小区设置的宠物公厕
陶坝社区悦湖苑小区新建的非机动车车棚
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服务”。截至目前,包河区共下沉“两委”覆盖小区599个,覆盖率达97.3%。实施基层治理“书记项目”800余个,解决加装电梯、停车难、充电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00余件。全区信访总量持续下降,47个村和社区获评市级“无案村(社区)”,打造无访小区26个。
距离近了 服务“暖”了
在芜湖路街道太湖新村小区,有一家“暖心裁缝铺”。这里价格便宜,70岁以上老人缝补衣服收一半,80岁以上不收费,老弱病残的提供上门服务。
原来,为了更好地服务好辖区居民,太湖新村社区在小区内寻找居民中的“能人”“达人”,退休于省服装研究所的姚孝池与社区一拍即合,在小区的一角设立了“便民志愿服务点”,为居民提供裁剪、修补、锁边等服务。
一年来,这个小角落已成了大家生活里的温暖驿站。姚孝池老人这位原先的“服务对象”也成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力量。
姚孝池在社区志愿服务点为居民服务
在烟墩街道陶坝社区,23名全职妈妈也组成了志愿服务队,每周放学后在社区活动室开设“延时班”,帮助孩子们开展绘本阅读等活动。
这个最初为解决双职工家庭暑期托育难题而诞生的项目,已从最初的“看娃小分队”发展成涵盖国学课堂、社会实践等内容的“4+1”课程体系,累计服务儿童1200余人次。
陶坝社区2024年度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工作总结暨志愿者表彰大会
此外,陶坝社区“两委”还在社区党总支带领下,对接辖区商户、志愿者资源,梳理出一个个“民生项目清单”。针对独居老人就餐难题,链接辖区餐饮企业推出“爱心助老餐”;面对青少年课后托管需求,联合高校打造“四点半课堂”;围绕辖区中青年在家门口赋能培训、创新创业,建立“陶青创习社”……
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把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两委”进小区一年来,包河区通过党群家访,常态开展“敲门行动”,入户走访摸排信息,同时挖掘有精力、有特长的党员中心户1697个,热心居民6000余名。开展机关党员到小区报到“百千工程”,动员在职党员小区报到1000余名。
本领长了 干劲足了
“最近小区里宠物随地大小便的现象变多了,天气热了,也容易滋生蚊虫细菌,希望物业及时劝导和清理。”3月21日上午,正在枫丹园小区2栋1单元一楼“摆摊”的清枫网格党总支委员、枫丹园小区党支部书记邢艽艽和红色小管家朱玉松等人,收到了小区居民提出的建议。
3月21日,滨湖世纪社区清枫网格“一楼见”现场
“居民提的每条意见建议我们都会记录在册,并对意见建议进行跟踪办理。”邢艽艽介绍,“两委”进小区以来,他们通过“一楼见”工作法,充分利用楼栋大厅作为主阵地,零距离与居民进行沟通交流,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
滨湖世纪社区清枫网格为居民调解矛盾
此外,邢艽艽还要经常处理各种问题矛盾,这让本就“社恐”的邢艽艽感到“压力山大”。好在有网格党总支书记黄燕坐阵,带着他们这些进驻小区的“两委”一起干。
“先拉手再放手、扶上马送一程。”很快,邢艽艽便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和节奏。“她以前见人说话都会脸红,现在是调解矛盾的一把好手!”作为党总支书记的黄燕也亲眼见证了邢艽艽一年来的成长和进步。
滨湖世纪社区枫丹园小区改造提升后的健身场地
“两委”进小区以来,清枫网格已推进解决小区充电桩增设、噪音扰民、房屋漏水、毁绿种菜等问题47件,开展重点帮扶75人次,使居民小区成为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直接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清枫网格党总支书记上门走访
“我是社区党委副书记,是宝利丰小区党支部书记,通过交叉任职,我还是宝利丰花样年物业公司兼职副经理,协调监督物业履职。现在通过在社区设置综合窗口AB岗,明确社区履职事项清单等,真正为我们基层干部减了负、赋了能,让我有时间有精力在小区摸排群众诉求,开展为民服务。”包公街道炳辉社区石锐告诉记者。通过每天到小区走一走看一看,与物业经理和群众聊一聊,他们解决了电梯更换、垃圾房建设等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宝利丰小区也由原来的问题小区,逐渐趋于稳定。
变“头雁高飞”为“群雁齐飞”。区委组织部将“两委”进驻小区作为考验年轻干部、锻炼干部成长的重要平台,让进驻的“两委”干部在小区里学习统筹物业、业委会、居民以及各支队伍、各种资源的能力,在楼栋里掌握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发现和储备一批社区书记后备人选。
2024年以来,全区已储备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后备人选121名,其他“两委”成员后备人选320名,5名进驻小区“两委”成长为社区党组织书记。(叶玉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