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 畅供需 促融合 安徽宁国打出赋能汽车产业发展“组合拳”

人民网宁国3月28日电 (记者汪瑞华)3月28日,2025长三角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在宁国市召开。
会议以“焕新生态·智联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链要素对接平台,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推动长三角汽车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市场规模大,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
2025长三角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地区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持续集聚壮大,产业基础和协同配套优势日益明显,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完备的产业生态,在全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数据统计,2024年,长三角“三省一市”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约30%,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约40%,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核心集聚地。
近年来,安徽省抢抓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持续巩固和扩大汽车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生态,全面推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
去年安徽汽车产业实现规模跃升、转型加速、出口扩围、质效提升,汽车产量357万辆,同比增长43.3%;新能源汽车产量168.4万辆,同比增长94.5%;汽车出口146.4万辆,同比增长27.7%。
要知道,全国每9辆汽车、每8辆新能源汽车、每出口4辆汽车就有1辆“安徽造”。今年前2个月,安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实现44.5万辆和23.4万辆,双双成为全国第一。
作为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近年来宣城把汽车零部件产业作为首位产业来打造,由市委书记亲自担任汽车零部件产业推进组组长,锚定“千亿产业”发展目标,着力推动传统燃油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加快建设长三角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
目前,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超700家、年产值超850亿元,宣城已经成为安徽省三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
作为活动东道主,宁国市已连续6年开展汽车产业供需对接活动,不仅有效畅通了合作渠道,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的对接合作,还推动了汽车整零企业高效匹配、产需互补、协同发展。
2024年,宁国市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超300亿元,同比增长18.8%。
会上,有关地方政府与汽车产业投资商签订了项目落地协议,总投资72.8亿元的11个项目精准落地。
此外,还依次进行了产业链合作、人才链合作、创新链合作、金融链合作签约,合计签约金额达17.2亿元,协议培育人才约1000人。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