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空而起!安徽工程大学校招现“低空经济热”

3月26日,“合肥千企万岗请您来”活动走进安徽工程大学。36家优质企业携724个高含金量岗位“组团”揽才,飞行器设计、机器人调试等展位前排起了长龙。
产业迭代催生“人才磁场”
招聘现场,中科华控航天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展位前的长队格外醒目。这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人事经理廖荣蓉,一边整理着近百份简历,一边感慨:“飞行器控制算法、导航定位岗位,投简历学生的专业匹配度超过90%,这样的精准度超乎我的想象。”
面对应聘学生,这位深耕高端制造领域多年的人力资源行家给出了“三维能力模型”:职业规划清晰度、技术迭代自驱力、价值创造契合度。
从招聘现场的技术交锋到生产一线的创新实践,合肥正通过“政策牵引+生态营造”重塑人才引力场。当被问及与深圳等先发地区的差距时,廖荣蓉拿着一摞简历信心十足:“希望合肥与低空经济有关的企业能拧成一股绳,把当地的低空产业链做大做强,吸引全国人才来发展!”
校地共育破解“人才密码”
“从实业救国到实业报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始终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安徽工程大学副校长张开炳表示。
安徽工程大学积极对接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深入推动产教融合。据统计,该校专业设置与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匹配度达83.7%,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蓝海”的水已经开始沸腾。
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这所拥有90年办学历史的高校,正以创新之姿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学校专题研究部署,重点培育航空动力系统等四大研究方向,加快推进低空技术研究院建设,推动科研人才入驻产业园区,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张开炳特别指出:“合肥作为安徽省打造的低空经济核心城市之一,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能够进入合肥重点企业工作的毕业生,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优秀人才。”他同时表示,庐江作为“合肥后花园”,区位交通优越,产业基础扎实,新兴产业发展动能强劲,蕴藏着巨大机遇,选择庐江的毕业生既展现了专业实力,更体现了前瞻性的职业眼光。
扬“合”所长增强“磁吸效应”
“合肥是聚才的‘磁场’,在这里你会拥有展现才华的舞台。”庐江县政协主席王旭东在推介会上表示,“而庐江这方热土,正从传统农业县转型为新兴产业聚集地,庐江借势合肥科创资源,锚定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文旅等赛道精准发力,发展动能澎湃,引才脚步铿锵。”
在这里,城市战略与个人成长同频共振,政策红利与技术演进相互催化,最终编织成一张让人才与产业共同腾飞的无形网络。
“合肥不仅是安徽的省会,它也是一个科创城市,可以为我提供成长的平台,所以我会选择去合肥就业。”安徽工程大学应届毕业生操伶灵表示。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当合肥凭借“科里科气”的城市基因托举起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新一代技术青年的职业选择已然超越简单的薪资比较。或许正如毕业生操伶灵的选择所昭示的——在时代的风口产业中,找到与城市发展斜率最匹配的起跳点,才是当代青年最硬核的就业策略。(孙志恒 夏利 林子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