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以“和美”为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近年来,宿州市聚焦打造具有皖北田园风光的和美乡村,坚持科学规划、系统实施、统筹推进,突出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群众参与,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建设落地落实、见行见效。
规划引领,串点连线谋发展。宿州市各县区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人口加速迁移、适度规模经营加速发展的趋势,综合考虑基础、交通、区位等因素,科学编制村庄布点规划,确保布点的村庄成为今后永久的居民点。在和美乡村规划编制各个环节,各地采取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村民理事会、网络议事会等形式,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留村庄风貌,围绕民居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按照“多规合一”要求和“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原则,高标准、高起点科学编制精品示范村、省级中心村村庄规划,立足文化、历史和自然资源禀赋,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大力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助力农民收入增加、农文旅融合发展。
集中要素,多措并举促增收。依托各地自然禀赋和特色资源,整合资金、集中要素、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特色种植(养殖)业、手工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强力推进精品示范村、省级中心村产业发展。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围绕产、供、加、销等各个环节,积极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果蔬采摘、亲子游乐、研学实践等,努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文旅融合发展。以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抓手,积极发展联农带农富农项目,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加快推进富民强村。2024年,全市21个精品示范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半数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0万元。
建管并重,长治久美展新颜。各地将环境治理和长效机制建立作为重要内容,以“五清一改”为抓手,加快推进和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彻底清理房前屋后积存杂物、垃圾,引导群众做好户内环境卫生,建设花园、果园、菜园等发展庭院经济。健全“农户集中投放、服务企业收运、市县集中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0%以上。加快和美乡村中心村道路、绿化、公共服务中心、供电、饮水等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成立专职管护队伍,采取政府拨付一点、财政补贴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方式,统筹投入运营维护经费,推进长效管护机制落地落实,实现和美乡村长治久美。(记者 彭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