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安徽太湖:织就童装产业梦 筑出乡亲致富路

2025年03月06日16:35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初春的大别山乍暖还寒,安徽省太湖县小池镇的新华电商产业园内却是一派火热景象——缝纫机的“嗒嗒”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赶制一批即将发往抖音直播间的童装订单;仓库里,打包人员动作利落,快递包裹如流水般发往全国。这片繁忙的背后,离不开返乡创业者王玉画的坚持与魄力。

20年前,王玉画曾是浙江湖州织里服装厂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女工。凭着敢闯敢干的劲头,她从加工作坊起步,逐步拓展到档口市场,再到网络供应链,最终建立起自产自销的完整产业链。在打拼的岁月里,她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更敏锐捕捉市场趋势,学习电商运营,为日后的转型埋下伏笔。

2020年的一次回乡探亲,彻底改变了她的轨迹。彼时,她发现家乡许多留守妇女虽有一手精湛的缝纫手艺,却因缺乏就业机会陷入困境;与此同时,童装市场因消费升级和二孩政策迎来爆发式增长。资源与需求的碰撞,让她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然而,这个决定起初并不被理解。家人质疑:“放着城里的安稳日子不过,回来折腾什么?”朋友劝她:“农村创业风险大,何必冒险?”但王玉画毅然抵押了城里的房产,筹集500万元启动资金,踏上了返乡之路。

创业初期,困难接踵而至。产业园选址、厂房建设、设备采购、招商入驻……每一个环节都需她亲力亲为。为节省成本,她跑遍周边乡镇寻找性价比最高的建材;为争取企业入驻,她连续三个月往返浙江湖州、杭州,向合作方推介家乡的劳动力优势。

2021年11月,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的新华电商产业园终于竣工。王玉画将其定位为“电商+生产”双核驱动的童装产业基地,吸引12家企业入驻,涵盖设计、生产、物流全链条。

“传统服装厂只管生产,销售端却被批发商压价。我们要用电商打破僵局!”她创新模式,将抖音直播间设在样品展厅隔壁,主播拎起衣服即可讲解细节;拼多多店铺与生产线数据直连,爆款订单24小时紧急排产。短短一年,产业园通过淘宝、快手等平台实现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

“留守妇女缺的是就业机会,不是缺手艺!”王玉画深知,产业园的成功离不开对本土劳动力的精准赋能。她推出“裁片上门”模式:留守妇女在家完成缝纫工序,产业园定期上门收发货品。这一模式让190余名无法外出的妇女实现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超3万元。45岁的方百林夫妇是受益者之一。过去,他们因需照顾老人孩子无法外出务工,如今在家便能年入12万元。“家门口上班,挣钱顾家两不误,心里踏实!”方百林感慨道。

产业园还联合县人社局开办免费电商培训班,教授短视频制作、直播话术等技能。31岁的应金娟参加培训后开设拼多多店铺专售儿童汉服,首月销售额破万元。“以前觉得创业遥不可及,现在一部手机就能当老板!”如今,产业园已孵化30多个本土电商账号,5家企业年网销额超千万元。

面对市场竞争,王玉画推动入驻企业共享物流资源、协同发展。当地政府也为产业园注入“强心剂”——新建物流仓储中心、提供创业补贴、简化审批流程。政企联动下,产业园年产值稳步增长,带动周边400余户家庭就业,留守妇女占比近半。更令人欣喜的是,新华小学的入学率因家庭收入提升显著提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得到缓解。

站在装满包裹的货车前,王玉画望向不远处的田野:“过去年轻人拼命往外跑,如今村里有了‘电商磁场’,越来越多的‘燕归巢’。”她计划扩建产业园二期,引入智能生产线,并拓展跨境电商业务。“我们的目标是把‘童装’打造成太湖的一张名片,让这条电商致富路成为乡亲们的幸福新丝路!”

阳光下,产业园的招牌熠熠生辉,仿佛预示着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朱咏新)

(责编:刘颖、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