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阜南:实现五个“全覆盖” 扎紧集体“钱袋子”

2024年以来,安徽省阜南县深化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关于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的工作要求,通过健全制度体系下,实现村集体资产五个“全覆盖”,扎紧集体“钱袋子”。
进场交易“全覆盖”,保障资产安全
建立阜南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构建县-乡镇-村三级产权交易网络,建设县级产权交易中心1个、乡镇级交易服务站28个、村级交易点322个。
制定《阜南县农村产权交易规则(试行)》,明确集体产权交易的范围、流程、交易方式等,推动全县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全部进场交易。
2024年8月份以来,全县完成产权流转交易38宗,交易底价405.35万元,中标价478.45万元,溢价73万元,溢价率18.01%。通过规范资产交易,有效推动了农村资源资产优化配置,实现闲置资产盘活,在册资产保值。
数据管理“全覆盖”,强化精准监管
搭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推行银村直连措施,全面实现线上审批,取消现金支付。2024年9月以来,全县完成平台支付539笔,金额1016.08万元。
同时,对全县村集体资产开展全面清查,经核对后录入“三资”监管平台,实现资产动态监管,推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实现智能化、精准化、高效化。
日常监管“全覆盖”,筑牢管理体系
出台《阜南县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财务资产管理制度》等9项制度,制作发布《“三资”管理流程图》为加强村级“三资”管理提供制度依据。
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按照“谁经手、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规范开展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逐级压实责任,实现“村财镇管”。
引入第三方会计机构,加强对村集体资源、资产、财务等进行全方位监管,形成村级上报、乡镇把关、第三方审核的村级账目管理体系,实现“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
审计监督“全覆盖”,规范三资运行
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对2023年58个村集体经济收益超50万元的村开展全覆盖审计,重点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运营、资产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负责人经济责任等方面开展全面“体检”。
同时,对2023年审计的24个村开展“回头看”,累计发现问题224条,移交纪委问题线索4条,处理村干部6人,切实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业务培训“全覆盖”,提升干部能力
定期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题培训,积极邀请省、市财政部门专家,对全县镇村负责同志及“三资”管理业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通过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引导管理人员认真履职尽责,防范财务风险。
2024年以来,全县各级累计举办业务培训30余次,参训人员达3000余人次。积极对接4家专业会计公司,广泛开展“一乡镇一注师”暨农村集体财务规范管理公益培训活动28场次,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会计制度有效落实。
通过五个“全覆盖”措施,阜南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农村资源资产实现优化增值,村集体收益稳步提升,截止到2024年底,阜南县村集体资产累计达81.5亿元,拥有集体土地4.2万亩,林地3.6万亩,养殖水面10.07万亩,全县实现农村集体组织经营性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8%。
下一步,阜南县将持续深化“三资”管理改革创新,为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阜南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