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淮南市“十大新闻人物”
杨维云 坚守公益课堂的“银发知播”
杨维云,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洛西社区退休语文教师,安徽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淮南市道德模范,曾与另外12位借助互联网传授知识的退休教师共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集体奖,入选2024年度安徽“十大新闻人物”。
从事幼儿和小学教学50年,退休后杨维云把直播间当作“三尺讲台”,开通“喜洋洋拼音课堂”,为学龄前后的孩子公益讲解拼音。直播间里,杨维云不收费、不带货,谢绝打赏,很多不认识拼音、说不好普通话的成年人也纷纷加入学习。开播3年多来,杨维云已经拥有35.7万粉丝。她发布近2000条短视频,累计直播时长5000多个小时。杨维云说,只要身体允许,就坚持直播不停更。从“三尺讲台”到互联网平台,授课方式在变,授课对象在变,不变的是她的教育理想、将公益事业进行到底的教育情怀。
唐素文 深耕国内盾构机行业的领军人物
唐素文,安徽唐兴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共党员,国内盾构机行业的领军人物,“淮南制造”的脊梁。荣获安徽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安徽省“光彩之星”、安徽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淮南市道德模范等荣誉。
二十年来,唐素文带领唐兴科技用专业、专心、专注在非开挖装备的研发和制造领域中精耕细作,非开挖工程装备应用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24年12月18日,安徽省首台自主研发制造敞开式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福水号”TBM在唐兴科技非开挖装备产业园成功下线,填补了高端隧道掘进装备的国内相关技术空白,让“淮南制造”在全国高端装备版图上稳稳落下关键一子。淮南工业企业将更有底气、更有实力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布局,不断拓展外部市场空间,持续擦亮“淮南制造”的金字招牌,助力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毛红兵 绿色低碳领域的“领跑者”
毛红兵,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共党员,2011年获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是淮南“双招双引”战略努力促进优秀人才随优质项目落户淮南的典型代表。
2021年11月,年产30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签约落户安徽淮南,该项目是该产品首套万吨级工业化应用生产工艺装置,获得淮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2024年3月,成功入选国家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充分展示了普碳科技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实力。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红兵带领创业团队,开始了江淮大地上的创业旅程,从此谱写与安徽淮南的不解之缘。项目一期工程,从项目落地,到前期筹备、施工建设,克服疫情、雨雪和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历经三年,建成投产,于2025年1月7日正式投料试车。
张世文 采煤沉陷区“浮床水稻”的全国首创者
张世文,中共党员,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获2024年淮南好人荣誉称号,安徽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首席,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负责人,育人成果显著。培养硕博士77名。
潜心科研,致力于我国矿山复垦修复研究实践,矿山复垦等科研成果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100余次,示范辐射面积达到69000亩。主持或参与编制国家与行业标准8部(已发布),主持参与的首批专门针对生产矿山生态修复4项国家标准,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获得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等3项。采煤沉陷区水面种植创新成果“首次集成了一整套系统的采煤沉陷区水面水稻种植繁育技术,为中国乃至世界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领域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项目入选首批15个生产矿山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和“2024煤炭科技十大新闻”。
李美显 光伏“智慧运维”的技能先锋
李美显,中共党员,淮南市国家电投新能源有限公司电力工程技术工程师,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能源化学地质产业工匠、淮南工匠等称号。
李美显在新能源领域致力创新,打破传统运维方式,推动实现光伏电站“水陆空”立体运维模式,为光伏发电“智慧运维”贡献力量。针对窑河光伏电站线路损耗异常问题,李美显收集自电站投运以来的全部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采取绝缘子清灰、调整母线电压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线路损耗。他不断创新思路,参与的《水面光伏电站“水陆空”立体运维软件平台》项目入选全国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优秀案例、《水面光伏电站组件无人清洗船系统的研发与应用》荣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他充分发挥先进带头作用,做好专业技能的传帮带,带领团队在首届全国光伏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个人一等奖、金牌技工、团队一等奖等荣誉。
李玲 勇挑市场监管重担的“排头兵”
李玲,淮南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人事科科长,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表现突出个人、淮南市市直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淮南市市直机关“十佳优秀女性人才”。
李玲始终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面对市场监管中的挑战,从不退缩,勇于担当。她牵头开展全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导基层市场监管所因地制宜,“一所一策”,成功打造了2个国家首批五星市场监管所,形成了“淮南经验”。她勇于探索,攻坚克难,建立了以市市场监管局为指导、县区市场监管局为主的综合执法双重管理机制,破除了执法交流不及时产生的信息壁垒,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现象迅速减少,有力维护了市场公平与良性发展秩序。她甘于付出,承担着全局干部人事、机构编制、教育培训等多项工作,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郜宗平 社区居民身边的“贴心人”
郜宗平,中共党员,淮南市公安局山南分局淮河路派出所社区民警,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优秀社区民警等称号。
作为社区民警,郜宗平的工作日常从清晨开始,护校安园、走访群众、排查安全隐患、调解矛盾纠纷……从警36年来,郜宗平每天都在认真地、重复地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构筑了社区的和谐与安宁。为了及时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作为淮南市首个以民警名字命名的郜宗平警务室打出了“欢迎来,别急走,敞开说”的口号。警务室内设置了“郜大姐茶话室”,在调解矛盾纠纷中,郜宗平为双方端上一杯菊花茶,结合墙面上六尺巷历史故事中“让他三尺又何妨”的邻里和睦相处佳话,促成双方握手言好。郜宗平深入小区,与居民们面对面交流,为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她的真心付出赢得了居民们的信任和尊重,大家都把她看作是身边的“贴心人”。
许梓强 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热血青年”
许梓强,安徽理工大学学生,中共党员,他是两次捐献中年龄最小的,也是安徽省第600例捐献者。荣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安徽省“百优”大学生、淮南好人、安理大道德模范、校三好学生等荣誉。
2023年3月3日,许梓强在安徽省立医院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挽救了外地一名宝爸的生命。没想到事隔一年,那位患者病情复发又需要捐献淋巴细胞。面对这一情况,许梓强再次挺身而出,又捐献了淋巴细胞。许梓强虽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但父母从小就通过言传身教,教导他要做个好人。在学校里,许梓强始终秉持着乐于助人的精神,不论是生活或是学习上,他都为同学们提供帮助,带动他们一起进步。因表现优异,他大二时就获校奖学金,并光荣入党,更是凭借自身的努力与优秀表现,荣获全国煤炭行业优秀共青团员等多项荣誉。
谭爱萍 以德立身培根铸魂的“种子”教师
谭爱萍,中共党员,淮南市龙湖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中学高级教师;淮南市初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是淮南市首批“3361”行业名家教育名师、淮南市十佳青年教师、首批市级学科带头人、首批省级骨干教师,她获得了优质课竞赛省级二等奖、作业设计竞赛省级二等奖,田家庵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
谭爱萍立足课堂34年,在全市范围内发挥着辐射作用,引领和帮助了很多年轻教师和薄弱地区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她的带领下,一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迅速成长为区市省级“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成为学校的“种子”教师。担任淮南市初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来,她带领来自全市各区县近90名教师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学科教学教研活动25次;共举办县级以上公开课(含送课下乡)31节。她还是国家级课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化研究》的主要成员。
吴怀军 火场勇救两位老人的“保安大哥”
吴怀军,东华集团八公山物业公司保安。面对居民家中的火灾和人员被困,保安大哥吴怀军临危不惧、奋不顾身,两次冲进火场救出两位老人。
2024年12月25日8时左右,淮南市八公山区和平小区的一户居民家中因电热毯短路突然着火。当时,小区保安吴怀军正在进行日常巡视,发现六楼一户居民家中冒出火苗和浓烟后,他立即采取行动,迅速拎起单元楼门口的灭火器,从楼梯冲向事发地点。到达六楼楼道口时,吴怀军听到浓烟中传来微弱的呼救声。他毫不犹豫地趴在地上,爬行前进进行搜索,迅速将一位被困的老人背出浓烟区域。老人获救后告诉吴怀军,他的老伴还在屋内。得知这一情况,吴怀军没有丝毫犹豫,再次回到楼道口,趴在地上爬行进入浓烟中摸索着前行,直到到达着火的门口,并在门口内侧找到了倒在地上的这位老人。吴怀军奋力将她拉出,成功将她带到安全区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