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团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赋能乡村文化全面振兴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整合各系部资源,组建了一支以党建引领为龙头、以博士教师为骨干、以有志学生为基础的实践团队。博士团与安徽泾县紧密合作,并于2023年8月与泾县琴溪镇党委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持之以恒地进行着对泾县乡村文化全面振兴的积极探索,以泾县文化实践为根基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以学科力量助力泾县传统文化完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乡村振兴大潮中焕发新的活力。
深挖文化富矿,涵养乡村文化振兴的底气。以2009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起点,工商管理学院博士团队开始深入中国宣纸之乡——宣城泾县,探索宣纸文化的根源与传承。2024年8月,胡登峰院长和曹天生教授再次带领学生来到宣城泾县,师生们参观了宣纸文化园,系统了解古法手工宣纸制作的108道工序。遵循世代传承的古法技艺与秘制配方,工人们在严格的技术把控下坚持纯手工打造,整个宣纸生产周期长达三年,确保了宣纸无与伦比的品质与耐久性。在宣纸文化园中,师生们沉浸于浓厚的宣纸文化魅力,切身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动于以匠心致传承的大国工匠精神。
坚持守正创新,提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志气。守正续文脉,创新添新彩。曹天生主持的《中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整理与研究》项目,荣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为宣纸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博士团多次前往红星宣纸厂等多家宣纸企业实地走访调研,积极探索如何在保留宣纸传统文化魅力的基础上,活化千年文脉,激发文化潜能,创新品牌策略,让宣纸文化“走出去”;拥抱自动化机械生产等新技术,综合开发利用宣纸制作技艺,推动宣纸“文化+经济”融合互促,共生共荣,促进高校文化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打造行走课堂,激发产教协同育人的锐气。打好“人才牌”,激发“新动能”。学院在第一课堂引入企业真实案例研究,在第二课堂强化乡村振兴项目实践,为学生打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行走课堂,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发展需求相契合。博士团多次组织学生赴泾县开展移动课堂实践教学,在宣纸文化园和三希堂线装文化园深入了解宣纸制作技艺及宣纸文创产品开发情况,在马头村实地考察当地特色文旅项目的建设。学生们对当地居民、游客及相关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直接对话,与乡村企业家面对面访谈,不仅让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乡村振兴更深刻的思考。
文化润心,实践砺行。工商管理学院一以贯之地以安徽泾县为文化实践基地,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探索打造良好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的新路径、新机制,承担好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任务,以高质量社会服务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赋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活力。(王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