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8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运营 7号线一期实现“轨通”

12月26日10点,安徽省首条无人驾驶线路——合肥轨道8号线一期正式开通运营。同日,合肥轨道7号线一期也传来好消息,该线路正式“轨通”。合肥轨道6号线一期、新桥机场S1线也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北城居民到市中心更方便了
26日上午,合肥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开通运营仪式在六中菱湖校区地铁站举办,三位启动8号线一期的“新合肥人”吸引了不少市民的关注。其中,来自河南周口的郭佳宁是合肥轨道一线劳模代表,在刚刚结束的国家一类职业技能大赛——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上,她斩获第二名,也是安徽省选手在此类竞赛中获得的最佳成绩。“我是合肥轨道的一名信号检修工,主要负责地铁信号设备的日常巡视与维护,及时处理影响行车的故障,保证列车的顺利运行。”郭佳宁告诉记者,即将到来的元旦和春节假期,她和同事们将放弃休假,坚守一线岗位,保障运输安全,为合肥市民提供安全、准点、快捷的乘车环境。
“8号线开通后,从北城到市区明显方便多了。”家住合肥北城世纪城站附近一小区的王大爷告诉记者,此前他进城去儿子家,坐公交要1个多小时,现在坐8号线换乘,只需要40多分钟,“省了半个多小时,如果算上坐公交的堵车时间,估计还会省更多时间。”
7号线一期迎来“轨通”
除了8号线一期,轨道7号线一期同日也传来好消息——全线铺轨工程完工,实现“轨通”。
据介绍,7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约18.8公里,共设车站16座,均为地下站,其中包括7座换乘站。该线路西起翡翠公园站,沿繁华大道、始信路、锦绣大道、徽州大道、紫云路走行,东至合肥四中站,是连接滨湖新区、经开区、高新区的交通动脉。截至目前,7号线一期工程16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全部封顶,31条盾构区间已全部贯通,正在同步进行附属结构、强弱电、供电施工。
根据最新的施工进展,6号线一期17座车站已有16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36条盾构单线区间已有34条贯通;6号线首列车“丁香紫”很快将上线试车。新桥机场S1线3标岗集站至四里河站高架区间桥梁刚刚完成合龙,这也意味着该区间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截至目前,该线路已有8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18条盾构区间很快将全部贯通。等到这3条轨道线路开通运营,合肥地铁将步入“九线”时代,市民出行将更加便捷。
监控有害气体及时“预警”
为了给乘客提供更加安全、高效、舒适的出行环境,合肥轨道一直以“智慧地铁”为建设中心,推进新产品新技术试点应用,解决轨道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加速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建设。近期,全省首个轨道交通领域环控系统智能运维技术——“科学大道站环控设备故障智能在线监测系统科研项目”在合肥验收。
据介绍,环控系统是地铁车站环境控制系统的简称,主要作用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在日常运营中承担轨道内部空气与外部自然气体的交换及新风补充工作,二是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排出有害气体,保障公众生命安全。“以往这一系统的检修维护主要依赖人工巡检和经验判断。”据合肥市轨道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提升运维效率、加强设备安全保障,合肥轨道在2号线科学大道站共同开展环控设备故障智能在线监测系统项目创新试点工作。“该项目融合大数据运维与IT技术,具备不间断监测设备振动、温度等核心数据的能力,在发现异常时便立即触发预警机制,从而实现设备的远程实时监控以及精确的故障诊断。”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姜志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