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
今年以来,宣城市科技系统聚焦“四量”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双倍增三清零”优存量。在全省率先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三清零”行动,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规上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三清零”实现全覆盖。今年以来,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04户,同比增长41.28%,居全省第5位;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1家,居全省第3位;新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0户,居全省第4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户,居全省第5位。
搭载体创平台扩增量。建强科技基础设施,推进合工大宣城校区建设,共建宛陵科创城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推进建设软件产业园,已入驻航天宏图、SAP创智中心等一批软件企业、信息平台。制定创新平台三年提升行动方案,构建创新平台体系,布局建设“2+3+4”产业链重点研发平台,与中科大、华中科大等高校合作共建6家产业研究院。今年以来,华晟新能源创成全省首个光伏领域产业创新研究院,中鼎密封件省级重点实验室重组获评优秀等次;全市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新增省企业研发中心45家,均居全省第2位;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6家,创历年之最。
引人才促转化聚能量。紧紧抓住影响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流动和配合的关键变量,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常态化开展“千企大培训”“百所高校行”“双创汇”等活动。在全省地级市率先实施“科技副总”引才,该工作经验被省科技厅在全省示范推广。今年以来,全市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309项,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速居全省第5位;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总额比重达3.94%,居全省第6位;每万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100.5人/年,居全省第5位;科技贷款同比增长33.6%,居全省第3位;连续3年入选省“同心科创工程”项目,数量居全省第2位。
建机制强内功提质量。制定“大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市科技系统营造比学赶超全域创新氛围。今年以来,宣城市科技创新水平持续提升,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第5位。(宛玲 全媒体记者 徐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