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安徽繁昌:一味中药材 种出“致富方”

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张俊
2024年12月04日10:34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10月初,80多亩紫苏收上来叶子,紧接着当月底,何首乌收上来苗子,然后一轮翻地过后,随即种上小麦和油菜,忙得是脚不沾地。”一个多月前,汪骏几乎是天天都要到地里转上几圈。

起初不解,身为繁昌区孙村镇金岭社区党委书记的汪骏,为何跟土地“杠”上了?原来,这里长着他一手培育起来的中草药,当看到成片中药材破土而出,散发淡淡药香的时候,汪骏是看在眼里,美在心里。

孙村镇金岭社区位于红花山脚下,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山多地少,整个社区耕地面积只有800亩。

近年来,该社区在保障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结合撂荒地整治,把中药材种植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型产业来培育,积极引导群众种植紫苏、百合、何首乌、金丝皇菊等中药材,不仅激活了乡村经济的“一池春水”,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已经轮作种上小麦和油菜的抛荒地。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已经轮作种上小麦和油菜的抛荒地。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可就在几年前,情形迥然不同。

受限于地理条件的金岭社区,种植传统作物的经济效益并不显著,青壮年劳力纷纷外出务工,大片土地因无人耕种而撂荒。

2022年,一次故交之间的闲聊,让汪骏看到了中药材种植的可观收益,萌生了引进种植的想法。

钱小智,是从金岭社区走出去的新乡贤。过去,他和父亲常年在安徽亳州从事中药材生意,对于中药材的种植,不仅有技术,还有经验,最关键的是有市场。

“聊到村集体经济增收,聊到闲置土地盘活利用,攀谈间就开出了一味良方。”汪骏形象比喻道,发展中药材,种出“甜”日子。

就这样,汪骏带领“两委”班子先后9次跑去亳州学习取经,咨询种植大户,走访药材基地,了解市场行情……回来就把项目提上日程,誓把荒山荒地变药田。

“这一片228亩,山那头还有128亩,都种上了中药材,目前收益可观着哩!”抬手指着远处一片茂林地,汪骏介绍,“别看眼下都是新翻的土地,看不出名堂,有的都已经收上来好几茬了。”

俯瞰金岭社区中药材种植基地。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俯瞰金岭社区中药材种植基地。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话语间虽然轻描淡写,种起来却并非一帆风顺。汪骏告诉记者,在种植的第一轮,因为雨水多、土层薄,三分之二都没能收上来,头茬160多亩只挣了8000元。

“能保本就不算亏,娃娃学步还得跌个几跤呢。”汪骏心态好,和钱小智一起,把脉问诊找症结,念活“药”字经。

面对全新的产业尝试,金岭社区党委努力做好技术服务保障,“发起人”之一的钱小智成了社区中药材顾问,定期来到田间地头解决种植中的“疑难杂症”,帮助村民积累经验。

经过三年发展,金岭社区的中药材产业越做越大。通过撂荒地复垦等方式,现已形成600亩的种植规模,有紫苏、有百合、有何首乌,还有金丝皇菊和丹皮。

汪骏心里有本明白账,“光是中药材种植,亩均纯收入就有1572元,加上一季小麦和油菜,一亩纯收入可达1700多元,去年中药材种植挣了10.04万元。”

产业发展,贵在精准,重在落地。

眼下,正值初冬。所谓春不忘耕,冬不赋闲,采收完中药材的土地经过翻耕,已经种上了小麦和油菜。

“再过上20来天,这一片又将是满眼的绿意。”汪骏感慨,入目所及,中药材不仅让村民收入有了保证,乡野阡陌也换了新颜。

(责编:关飞、韩震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