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安徽一90后检察官成全国业务标兵

5月27日至31日,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顺利举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阜阳市颍上县人民检察院的90后检察官李艳群,从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称号。
颁奖现场。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供图
“我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反应也不敏捷,但有一个优点,就是定了目标之后,我会尽全力把事情做好,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一定会开花结果。”在获奖感言中,李艳群用了“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八个字,令人印象深刻。
脚踏实地,练就检察履职“多面手”
2015年12月,怀揣着对法律工作的向往,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毕业的李艳群,进入颍上县人民检察院工作。工作近9年时间,她的岗位换得很快,先后在政治部、侦监科、办公室、民行科、第二检察部、综合业务部等部门工作。
李艳群是个很认真的人,每到一个新岗位,她都努力让自己快速熟悉业务,所以快节奏的交流轮岗,给她带来不小压力,但同时也让她更快成长。
刚进单位时,李艳群做的是综合行政工作,事务繁杂又经常加班,她没有因此消减对检察工作的热情,而是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岗位需求,从整理人事档案做起,认真办公、办文、办会,一边加强理论学习,一边认真钻研业务,先后三次出色完成年度检察工作报告的起草撰写,获得了全院上下的高度认可。
综合部门的岗位经历,让李艳群养成了凡事多一分探究、多一些思考的习惯。
2019年4月,针对颍上县杨某某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中暴露出的系列虚假诉讼案件线索,阜阳市人民检察院从两级院抽调专人,成立杨某某等人系列虚假诉讼检察监督专案组,在民行部门工作的李艳群成为专案组成员。
案件办理期间,她与同事加班加点,及时将相关刑事证据转化固定为民事证据,并对案件涉及的金融行业风险隐患进行核实。最终,在专案组共同努力下,坐实了杨某某等涉黑人员在系列民间借贷纠纷及合同纠纷案件中虚假诉讼乃至“套路贷”的情况,并提出有理、有力的民事检察监督。
因案件的成功办理,李艳群所在的办案团队被省院荣记集体二等功,该案所延伸打造的亮剑“虚假诉讼案件”品牌,被省院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基层院建设工作品牌。其本人也因工作能力突出,随后被抽调至当地纪委监委,对该专案背后涉及的违法违纪情况进行审查调查,并圆满完成历时7个月的派驻任务。
工作中的李艳群。安徽省人民检察院供图
厚积薄发,有志者事竟成
2022年5月,李艳群被调整至综合业务部担任部门主任,案件管理、理论研究、检察建议、检务督察……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挑战,李艳群勇于担当、迎难而上,自觉用新知识、新理论武装头脑,改变传统思维方式,打开工作新局面。
她牵头府检联动、数字检察等多项检察工作新举措,明亮点、找不足、提建议,努力夯实基层基础,逐步实现检察调研、典型案例、检察听证、人民监督员等多项工作向好发展,部门工作质效提升明显。
2023年11月28日至29日,阜阳市人民检察院举行第二届全市检察机关案管业务竞赛,李艳群迎来自己的第一场比赛,获得了全市第四。
这个排名在李艳群看来并不理想,但也让她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工作理念以及实务运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此后,她不断弥补差距不足,提升专业能力,终于在全省检察机关案管业务竞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并经过选拔代表安徽参加最高检组织的案管业务竞赛。
“案管业务竞赛,考的并不仅仅是案管,而是涉及四大检察十大业务,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积极学习其他条线的业务知识,更好地综合履职、能动履职、一体履职。”谈及竞赛感受,李艳群说。
为了筹备全国比赛,日常工作期间,她利用午休和晚上时间学习。在今年3月份开始的集训中,更是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备赛之中。
制定学习计划,全面学习相关文件规定,梳理短板进行重点强化,两个半月时间里,在省院案管部门的支持下,在历届获奖选手、带队领导、教练的辅导下,李艳群与另外两名参赛选手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5月27日,第三届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竞赛开赛,经过激烈的比赛,李艳群最终取得了第九名的好成绩,并荣获“全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业务标兵”。
“学习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但也是能让我们有持续获得感的事情,更是我们履职的底气。”李艳群说,她将尽力把学到的好经验、好做法学以致用,更好地立足岗位履职尽责,为守护公平正义做出自己的更大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