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执法焕新 解锁“畅行密码”
马鞍山全面推进交通执法新模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开启未来之门的金钥匙。
在交通执法领域,执法创新是解锁“畅行密码”的关键所在。
一直以来,马鞍山市交通执法支队围绕“交通执法123新模式”,开展了一系列执法新实践,从“一体化”统筹,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再到“制度化”推进,“焕新”执法,“智慧化”赋能,让执法“交界处”变协同“共治带”等。
市交通执法支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执法为民、聚力提质增效,握紧执法“安全钥匙”,解锁“畅行密码”,进一步全面推进新模式持续走深走实。
“交通执法123新模式”,即“一个引领”,党建引领;“两‘度’执法”,执法有力度、有温度;“三‘为’服务”,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为交通护好航。
“一体化”统筹,党建引领“交通交心”
为做好综合执法改革“后半篇文章”,市交通执法支队立足主责主业,全面推行“交通执法123新模式”。支队点面结合探索“新模式+心服务”,深入推进党建、执法、服务相融合,推动党建和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实现“交通交心”。
抓党建,执法面貌焕然一新。市交通执法支队将党建品牌建设作为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重要载体,全力构建了“1+9+x”党建品牌矩阵。“1”即党委创立的党建主品牌“交通交心 执法执本”,“9”即党支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创建的“红心蓝盾 保畅护安”“畅行先锋 服务为民”“筑安全灯塔 建水上驿站”“水清畅安”“红心铸魂 三心执法”等9个子品牌,“x”即系列特色党建活动。从党员志愿服务到党建联盟,再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支队通过构建层次分明的党建品牌体系,推动形成对标赶超、创新实干、奋勇争先的党建浓厚氛围,为交通执法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大的“品牌势能”。
抓“四强党支部”建设,模范带头蔚然成风。把支部建在执法一线,市交通执法支队现有党支部9个,党员90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志愿服务、党员承诺践诺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做好本职工作、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当先锋、打头阵。今年以来,各支部开展集中学习54次,主题党日活动45次,组织参观学习活动3次,开展党建联盟活动4次。
市交通执法支队坚持将党建引领的“出发点”落到发展上,把“落脚点”放到服务上,使执法改革纵深推进、执法效力持续提升,执法面貌焕然一新。
“制度化”推进,创新探索“执法执本”
一直以来,市交通执法支队一以贯之严执法、惠民生、增福祉,始终守“执法执本”之初心,制定《马鞍山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度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要点》,细致部署13项具体举措,以制度化明确职责,规范执法秩序,让执法更精准,有力度,有温度。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几天,马鞍山持续高温,马鞍山高铁东站交通综合执法服务站也成了小蒸笼,两名执法人员顶着炎炎烈日,忙得不可开交,有帮忙拿行李的,有为热得心慌的群众提供防暑降温救助的,还有协助维持现场交通执法执行的。
作为“两‘度’执法”的缩影,小小服务站,作用很大,点赞也更多。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站查纠出租车不文明行为1160余起,为乘客提供便民服务3100余次,受到12345、12328、表扬信及现场表扬等230余次,市民出行满意度显著提高。
执法有力度,持续提升执法质效。深化执法改革,设立市级交通运输联网指挥中心,实施“1+N+1”综合监管模式,一体推进事前预防、事中监管、事后查处。全市办案数量同比增长3.2%,水路、运政等领域10余类案件实现行政处罚破题。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与辖区法院建立强制执行案件移送机制,上半年执行完毕案件8件,有力提升交通执法公信力。聚焦出租车行业顽疾,公开曝光巡游出租车(网约车)违法违规行为,共2批次37台次。
执法有力度,严抓交通工程监管。坚持“干线公路创优质工程、水运工程创示范工程、农村公路创放心工程”目标,指导项目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稳步推进S205(围乌路)四期等项目品质工程创建,着力打造“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交通基础设施。开展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利剑 2024”行动,重点对各在建项目工地试验检测机构、试验检测环境、仪器设备等进行全面执法监督检查。今年以来,开展专项督查6次,对检测机构实施行政处罚2起,普通国省干线施工标准化覆盖率、交工验收合格率、竣工验收质量优良率均达100%。
执法有力度,强化超限超载治理。治超,一直是城市治理重难点。今年以来,市交通执法支队以“四治融合”为抓手,强化公路超限超载治理。高位领治,制定了《马鞍山市治超工作要点》《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考核评分细则》,确定了全年工作考核目标。源头防治,将重点货源单位数量调整至23家,创新实施市区重点货源单位治超考核机制,对重点货源单位年度治超工作进行综合量化评分,按照评分结果进行通报,并实施奖惩措施。一体共治,先后签订《马鞍山江宁两地交界公路治超管理联合执法常态化实施方案》《2024年度南京、马鞍山、滁州市联合治理货车超限超载实施方案》《2024年度长三角区域暨南京都市圈治超联合执法计划》等,形成了区域监管合力。专项严治,突出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组织开展冬季、春季治超联合行动,形成严防、严管、严查的高压态势。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超限案件1459起,非法改装案件342起,卸货2.43万吨。其中严重超限车辆79台(含百吨王22台),处罚货源单位6家。
执法有力度,保障辖区水域安畅。坚持常态化监管与专项检查并行,深入开展护航2024、国内航行船舶进出港报告专项整治、船员培训质量提升年、农用自备船大排查大整治等专项行动。紧盯全市69家水运企业、38家港口企业、21道渡口以及芜申运河公益诉讼航道等重点,检查港口水运企业370家次,检查渡口229道次,检查营运船舶1730艘次,航道巡查11600公里。作出水路行政处罚62起。有力保障了裕溪河、芜申运河、姑溪河、驷马山干渠、滁河等内河水域及“三类”重点船舶通行安全。
执法有温度,交通在护航。中高考期间,全市各考点周边都有交通蓝忙碌的身影,驻点执勤、流动执法、志愿服务,护航莘莘学子。有校园的地方就有守护,寒来暑往,市交通执法人员围绕大中专学生开学及放假,开展专项行动,并积极为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添砖加瓦,为构筑安全“防护线”贡献力量。此外,支队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深化执法为民理念。开展“执法体验周”“基层站所开放日”,建设完善“便民服务站”,提供报刊阅读、便民药箱、爱心雨伞、工具等多项便民服务措施。
执法有温度,三书同抵达。制定839项交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罚款行为,全面实施首违不罚和轻违免罚。办理免罚轻罚案件32起,减免罚款7.48万元。推广“执法+普法+建议”工作模式,全省交通执法率先落实行政处罚“三书同达”,通过案件释法说理、行政合规建议、执法回访等形式,降低再次违法概率,提升个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高效办理12328交通服务热线,在工单总量同比增加18.33%的形势下,综合运用多重回访、定时通报、定期调度等手段,不断提升热线办理质效。
“数字化”赋能,“交界处”变“共治带”
数字赋能交通执法,让服务更贴心,让“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为交通护好航”提质增效。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市交通执法支队在全省率先推出“案件自助办”小程序,通过案件材料上传、电子文书签字、线上缴款等手段,实现案件网上办理、办理时间缩减80%。
数字赋能交通执法,让执法更高效。市交通执法支队开发“稽查助手”网约车监管程序,通过数据布网,对非法运营网约车实现提前布控、精准查处。推动非法网约车“黑转白”,新增合规网约车170余台。
不只是高效“办”,还有主动“帮”。市交通执法支队优化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将信用修复指导关口前移,变“事后通知”为“事前提醒”。案件处理过程中,帮助讲解信用修复政策、公示期限、公示平台、修复流程,引导经营主体及时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进一步激发失信主体的守信意愿,加速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监管机制和治理方式。今年以来,已帮助修复市场主体信用记录129家次。
作为长三角“正式生”,马鞍山区域内有皖苏、宁马、马芜等多处省、市交界处。为让执法难的“交界处”变携手共建的“共治带”,马鞍山市交通执法支队以党建为引领,坚持“三为”服务理念,发挥数字赋能作用,推进宁马、马芜都市圈协作共治,实现多部门协同合作,跨部门联合执法等。
近年来,市交通执法支队会同宁马芜等市长江海事、公安、渔政、水政等多家单位,成立“宁马交界水域党建联盟”和“马鞍山市水上综合执法基地护江党建联盟”,构建了水上执法部门跨省域、跨市域、跨部门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功能互补、执法互助的联防联管机制。成员单位通过共建,将互促共融体现在交界水域治理的神经末梢上,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切实打造“一盘棋”。与宁芜等地围绕水上交通安全和水域防污染两大主题,开展了集中研讨16次。对边界水域监管中存在的船舶超载运输治理、船舶分道航行等重点难点问题联合会商9次,开展区域联合专项整治行动40余次,累计救助遇险船舶8艘,遇险船员21人,挽回经济损失2100万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