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德县兴隆镇:这个产业很“蛙塞”
伴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大棚里的汩汩清泉,不断流淌。
蹲在养殖池旁,池内的石菖蒲郁郁葱葱,倪海超小心翼翼地掀开附卵板,只见成群的石蛙四处惊窜,溅起阵阵水花……
要知道,多年前,当地村民想都不敢想,一只石蛙,能“蹦”出生态养殖增收新路。
倪海超养殖石蛙顶呱呱。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是栖息于深山老林、山涧溪流中的珍稀两栖动物。近年来,通过人工驯化养殖,已经成为旌德县兴隆镇的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镇拥有养殖基地7家,养殖面积超40亩,年销售成品蛙2万余斤,销售额达300余万元。
说起养蛙的经历,倪海超记忆犹新:过去在外地从事门窗行业,2019年返乡参选三山村村委会副主任,在和村民闲聊间,有了养殖石蛙的想法。
“起初也有过顾虑,毕竟自己是个‘门外汉’,但转念一想,镇上有养殖的先例,引种和技术方面就能近水楼台。”倪海超说,初衷就是搞出一个产业,带动村民增收。
流转土地、建设大棚、引进种蛙……就这样,倪海超跨行干起了石蛙养殖。
趴在石菖蒲上纳凉休息的石蛙。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三山村地处兴隆镇的东北角,溪流纵横,水源丰富。驱车穿越在山道之间,时不时能望见清泉石上、涓涓流淌,这为石蛙养殖提供了天然的水质资源。
小试牛刀,起初倪海超只建了200多平米的蛙棚,“种蛙产卵后,变成蝌蚪需要一年,蝌蚪变成幼蛙又是一年,然后再到成蛙上市,还需一年。”倪海超告诉记者,有别于牛蛙和青蛙养殖,石蛙的养殖周期特别长,一般需要三年时间。
2022年,一期“试验田”首次见到效益,也让辛苦了三年的倪海超,赚到了“第一桶金”。三年时间,不仅养殖技术得到了提升,销售市场也随之打开。
养殖池中的幼蛙。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有了经验,倪海超便开始扩大规模,如今,养殖面积近4亩,他也成功从“养殖小白”蜕变成村里石蛙产业的“带头人”。
“石蛙胆小,昼伏夜出,晚上才出来觅食。产卵的池子,水深不能超过10公分,水温也极为讲究。日常饵料以黄粉虫为主,辅以蚯蚓和蚕类。”几年摸索下来,再说起石蛙养殖,倪海超是滔滔不绝,俨然半个“土专家”。在他看来,这不仅是门技术活,也是个辛苦活。“每天都要来基地两三趟,看看水、投投食,清理清理池子,只有石蛙冬眠的时候,才会稍微空闲一些。”
倪海超将养殖池分为产卵池、幼蛙池和成蛙池,根据石蛙的大小分开来养,这样每年都有成蛙可销。因为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价格自然就高,每年售价都能维持在180元/斤。
天然山泉水养殖。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摄
倪海超告诉记者,“虽然养殖多年,但销售才刚开始起步,去年利润近10万元。按照养殖周期算,明后年产量和销售都将步入正轨,届时年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
石蛙变“金蛙”,产业顶呱呱。
如今,除了是村里的“养蛙能手”,倪海超还是三山村的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告诉记者,仿生态石蛙养殖,不仅能促成创业,还能带动就业,真正成为振兴乡村的重要抓手,“这个产业,很‘蛙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