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州区:水系连通 助力抗旱

近期,受持续干旱高温影响,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面临极大压力。打通大循环、疏通微循环、畅通全流域……阜阳市颍州区依托水系连通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清淤疏浚、拆除堵坝、建设控制性工程等措施,恢复沟塘河湖自然连通,增强水体流动性,提高防洪排涝标准,有效地保证灌溉用水需求。
引得活水来 助力灌溉忙
6月15日,烈日炎炎。在颍州区三十里河排灌站的中控室内,机器声轰鸣,8台机组火力全开。工作人员紧盯着操作台,密切关注着每台机组运行状态,以保证最大限度的调水。滚滚泉河水从这儿提升后经高水河和中水河西奔南下,并通过水系连通至区内其他沟河,流向灌区。
颍州区西湖镇梳妆村的刘强家的地,紧挨着中水河。6月初,10来亩玉米种下后,几乎就没下过雨,但他的地里玉米苗长势良好。“这多亏了调来的水,足够我抗旱了。从种下到现在,我已经浇了两次了。”刘兴快说道。
“三十里河排灌站8台提水机组每天可以提水80万立方米,保障西湖镇、三合镇、程集镇、颍西办等乡镇9万多亩的农田灌溉。”三十里河排灌站站长张彬介绍,提水机组从5月底开始全部投入运行,以保证农业用水。
打通大循环,让水体“活”起来。近年来,颍州围绕全区域境内18条骨干沟河互联互通,重点实施水系连通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清淤疏浚、打通断河、拆除堵坝、整治违章、岸坡防护等措施,退还水域生态空间,恢复河湖(沟塘)等水体自然连通,增强水体流动性,改善水质,消除黑臭水体,保护河流和河道水生生物的多样性;通过建设控制性工程,完善河流防洪排涝灌溉设施,实现水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效地保证农田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
“骨干沟河的互联互通,打通了全域水系大循环,有效实现了‘活水'的目标,提升了骨干河流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颍州区水电排灌站站长岳子海表示,目前全区泵站已共开机1200多台时,有效保障了灌区农作物用水。
引得来蓄得住 灌溉有水用
当天上午,颍州区三塔集镇前进村75岁的李文庆和老伴在自家玉米地里浇水抗旱。玉米地与董王庄沟一路之隔,让老两口的抗旱节约了人力物力,快捷又方便。 “多亏了这润河水来了村里,我们抗旱才不愁。”李文庆介绍,他和老伴共种植了20亩地的玉米、芝麻和红薯。地渴了就用小水泵抽水浇,人渴了就直接喝口河水。这十来天夫妻俩一直在地里抗旱浇灌,现在玉米苗已经长出20公分了。
李文庆口中的润河水,是通过新修建的董王庄提水站从润河调至董王庄沟,今年5月开始投入试运行。“近期天气干旱,董王庄提水站3台提水机组24小时开机调水,每天约调水9万立方米,最大限度的保证周围群众农业灌溉用水。”颍州区三塔集镇水利站站长于飞介绍。
疏通微循环,让乡村“美”起来。通过骨干河道治理及控制性建筑物建设,运行调度手段,将润河水经区域内骨干河道输送和闸泵等配水设施的统一调配,进入三塔集全域,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引配水系统。 在提高三塔集镇区域的排涝标准的同时,使水源“引得来”“蓄得住”“排得出”,提升了人居生活环境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颍州区农村小水体水生态治理工程是颍州区在骨干河流联通的基础上,彻底打通“毛细血管”,重点对辖区自然村庄内不具有排涝灌溉功能的废旧沟塘进行填埋、复垦耕种或作建设用地,对具有排涝灌溉功能的沟塘恢复活水功能,疏通全域水系治理的“最后一米”,打造“水清、沟畅、岸绿、景美、人和”的农村水环境,彻底改善颍州区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工程涉及我区1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沟塘清淤822处、清淤疏浚土方 367.27万立方米;生态护坡36.31万平方米;配套桥涵工程1487座;安全防护网和安全防护栏 62.7千米等。”颍州区水利局负责人表示,工程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已经实施了三塔集镇片区、三合镇片区、马寨乡片区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35亿元。
抗旱排涝 功不可没
水系连通带来的不仅是优美的景色,更在抗旱排涝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连日来,颍州连续干旱,河沟依旧水流缓缓,水系连通工程功不可没。
颍州区委、区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依托水利专业部门,精准分析水资源短板,把“水润颍州”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目标,科学谋划“活血化瘀”工作思路,扎实做好全域水利大循环文章,着力打造集“经济、防洪、景观、生态、旅游”五位一体的水利风景线,不断为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赋能提质”。
“颍州区树立‘水利+’的工作理念,把水利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污染治理、生态旅游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实施水系连通、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生态水环境整治等治水任务。”颍州区水利局负责人介绍。
颍州区坚持以河湖长制巩固治河成效,2023年以来,区、镇、村三级河湖长共巡河1万余人次,发现并解决了168个涉及河湖四乱问题;同时,发挥“河长+检察长+警长”制度的作用,制发检察建议书20件,推动完成河湖问题整改37个,有力维护了河流原貌;建成省级、市级幸福河各一条,区级幸福河3条;完成17条区级河湖健康评价工作,有力推进河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汪文婕 闫翊 庞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