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安徽合肥:筑路十年 铺就乡村振兴新“途”景

人民网记者 周坤
2024年06月05日10:57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要求的“四好农村路”,提出已有十年。十年来,合肥市交通运输局以“畅、安、舒、美”为目标,让农村公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截至2023年底,合肥市农村公路在册里程1.8万公里。从空中俯瞰,村道阡陌纵横、乡道交织往来。一条条农村公路宛如毛细血管进村入户、连通城乡,激活一个个村庄,让群众迈上了“进得来、出得去、行得通、走得畅”的“振兴之路”。

俯瞰长丰县造甲乡的“四好农村路”。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俯瞰长丰县造甲乡的“四好农村路”。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铺就坦途 夯实“致富路”

路通,则民心通、百业兴。

“过去不要说车了,我们自己进出都很不方便。”合肥市庐江县龙桥镇安定村党委书记张海芳告诉记者,以前她从家到县城要2个多小时。“从家走到马路上半个小时,再搭三轮车到黄屯半个小时,从黄屯到庐江县城的大巴也要一个小时。”

2023年,庐江县以推动建设“四好农村路”为抓手,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公路。在原有道路的基础上,提升道路规格与安全性的同时,修缮扩建,联通了更多的乡镇村落,建设“庐南川藏线”,使原有村路焕然一新,成为一条利民致富之路。

这个春天,来安定村挖冬笋、尝土菜的游客络绎不绝,过去默默无名的小山村,一下子成为周边城市居民追逐自然的旅游目的地。

俯瞰“庐南川藏线”六道弯。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俯瞰“庐南川藏线”六道弯。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合肥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市高起点规划农村公路,在省厅制定的标准基础上,规划县道全部提升至二级公路标准,规划乡道全部提升至三级以上公路标准,形成了以国省道为主干骨架、县乡道衔接支撑、乡村道辐射延伸的路网体系。

同时,对交通量增长较快的产业区、旅游区等综合考虑建设标准,预留发展空间。高规格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其中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总建设规模达1.25万公里。

十年来,合肥的农村路网不断延伸,通行环境越来越好,乡间小路变成宽阔的大路,不仅改变了农村面貌,也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农民对外联系增多了,现代化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对农村的影响也在逐步扩大。

科技赋能 管好农村路

及时清除路面杂物、定时查看所管路域内的基础设施、监管路域内绿化养护情况……6月3日,在长丰县造甲乡,长丰县造甲乡政协联络组组长黄永锋带领着护路员开展公路管养工作。

“马上进入旅游高峰期,我们定期组织‘路长’对路面进行清理,让游客们过路、骑车也都放心。”黄永锋说。

在合肥市长丰县造甲乡,这里13个村(居)有13个村级路长,每条道路都有路管员。每隔一段时间,路管员都会上路巡查,将发现的问题通过手机APP上传到“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平台,养护单位在平台上收到信息后,可以立即响应处理问题。

数据统计,今年1至4月,长丰县乡村道路专管员执行日常管养巡查约57000公里,巡查解决涉路纠纷调处事项76件。

长丰县“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平台截图。合肥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长丰县“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平台截图。合肥市交通运输局供图

如今,“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平台已经在长丰县全面普及,在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在建农村公路项目管控、构建新型管理养护决策机制、增强综合运输服务能力以及实现“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合肥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方平表示,今年合肥市财政安排342.99万元,将对合肥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服务平台进行扩容升级,包含管理基础设施数字化系统、公路建设管理系统、公路路长制管理系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和4个业务子系统。

“平台建成后,将有利于加强各部门、各层级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不仅提升了农村公路管养效率和水平,也为群众出行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澎湃动力。”方平说。

精细养护 乡村新“途”景

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

合肥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养护好每一条农村公路,合肥市把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全部纳入民生工程考核,形成“政府主体、交通主力、部门参与、分级负责、群管群养”的养护制度。

并且,合肥每年实施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900多公里,安保工程1000多公里,全面加强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

如今,在合肥市各县区,整治农村公路“油返砂”,道路绿化、美化随处可见,农村公路可视范围内的违章建筑一扫而净,路域环境持续优化,公路颜值、气质不断提升。

长丰县造甲乡的道路养护人员清理公路路肩。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长丰县造甲乡的道路养护人员清理公路路肩。人民网记者 张俊摄

经过日积月累的精心养护,如今无论春夏秋冬,畅行于庐州山水之间,一条条农村公路纵横交错,美不胜收。

在肥东县,“最美农村路”环湖西路将众多旅游明珠串珠成线,成为群众周边游玩打卡的“风景线”,百姓增收的“经济带”;在肥西县,农村公路网的完善促进了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的良性互动;在长丰县,环湖绿道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在巢湖,高颜值农村路勾勒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铺下的是路,连起的是心,通往的是富。合肥市通过在“建”上做文章,在“管”上下功夫,在“护”上出实招,在“运营”上求实效,宽敞、通畅的“四好农村路”,不仅畅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