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省内要闻

安徽用新标准防治城镇内涝 下穿立交道路宜设置积水自动报警

2024年04月26日07:47 | 来源:合肥在线
小字号

  如果今夏遇到急暴雨,如何规范城镇内涝治理,有效防范应对内涝灾害呢?近日,作为安徽省地方新标准,《城镇内涝防治技术标准》已经在5月份汛期到来前开始施行。

  易涝点通过综合措施进行整治

  一般来说,安徽每年的入汛时间是5-9月,6-8月是主汛期。本次新标准提出,全省城镇内涝防治应遵循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新建区域宜考虑优化平面及竖向设计,控制雨水径流等措施,预留排水设施用地,明确行泄通道;建成区宜结合区域改造、用地布局等情况,考虑雨水径流控制﹑雨水管渠改造﹑设置雨水调蓄等措施。

  对于易涝点整治,应依据“系统优化、综合治理、近远结合”原则,以排水分区为单元,通过源头减排﹑管网与泵站改造﹑调蓄设施和行泄通道建设等综合措施进行。城镇低洼地段、行泄通道、地下空间等区域,应设置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装置,并适时接入城市生命线系统。

  中心城区最大退水时间不超过3.0h

  新标准明确,排涝除险设施的设计水量应根据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及对应的最大允许退水时间确定。

  城镇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应结合相关规划,根据城镇类型、地形特点、积水影响程度、内河水位变化等因素,按规定取值。其中,特大城市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是50~100年,大城市是30~50年,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0~30年。

  在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地面积水设计标准为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不进水;道路中一条车道的积水深度不超过15cm。超过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的暴雨,应采取应急措施。

  此外,对雨停后地面积水的最大允许排干时间也做出了规定。其中,中心城区最大允许退水时间为1.0~3.0h,非中心城区为1.5~4.0h,中心城区的重要地区0.5~2.0h;交通枢纽的最大允许退水时间应为0.5h。

  地下轨道交通等出入口设排水沟

  城镇低洼地、下穿立交道路、行泄通道、下沉式广场等,是汛期实施水位监控的重要区域。

  其中,下穿立交道路排水应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并防止倒灌。当没有条件设置独立排水系统时,受纳排水系统应能满足地区和立交排水设计流量要求。宜采用高水高排、低水低排且互不连通的系统。

  为了加强排水功能,下穿立交道路宜设置横截沟和边沟。横截沟盖和边沟盖的设置,应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此外,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公共人行通道等地下道路与交通设施的出入口,应高于周边地面600mm,出入口设置排水沟。

  下穿立交宜设置积水自动报警装置

  为了保障市民安全,新标准提出下穿立交道路应设置地面积水深度标尺、标识线和提醒标语等警示标识;宜设置积水自动监测和报警装置。

  利用城市绿地及下沉式广场作为滞蓄空间的,应采取保障公众安全的防护措施,设置必要的标识,标明启动条件、淹没范围和最高水位。

  用于行泄通道的道路应设置行车方向标识、水位监控设备和标识。地埋式蓄水池长时间未使用或未彻底放空的﹐清淤冲洗前,应进行有毒、有害、爆炸性气体检测。对兼用雨水调蓄的公共设施,在雨水排空后应进行消毒。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

(责编:关飞、常国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