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淮南八公山区:文明实践“遍地开花” 幸福生活“升温加码”

2024年04月24日09:03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自从父母学会了手机购物,天天盯着电子屏幕,经常说眼睛干涩不舒服,这次在家门口做了一次全面细致的眼部检查,放心了,党和政府的政策真好。”在参加完“我为群众办实事”眼科义诊实践活动后,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新庄孜街道治西社区一位居民说。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八公山区把建设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为贯彻落实宣传党的思想文化、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精准对接供需、统筹整合资源、丰富宣传方式,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真正成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依托项目实施,提高专业服务水平。八公山区加强区级志愿服务总队示范引领作用,按照“19+N”的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思路,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围绕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送戏下乡等工作,开展“举旗帜·送理论”专题宣讲、“移风易俗树新风”、“送戏进万村”、“假期托管”等活动。

山王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发挥“老娘舅”专业力量,积极开展文明实践服务,今年以来化解各类纠纷10余件。土坝孜街道惠民社区利用“OK绷”党员爱心服务驿站,组建了5支实践服务队,通过网格化志愿服务、圆梦“微心愿”等形式,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精心设计内容,提高群众参与程度。八公山区建立区级文明实践中心1个,文明实践所5个,文明实践站42个,实现了文明实践所(站)全覆盖,打造理论宣讲、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学普及、健身活动五大功能室,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从“提供什么”向“群众需要什么”转变。

全区开展书画展、生产技能培训、防诈骗宣传、舞蹈培训等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走进集市宣传传统文化,在团结社区的“城市书屋”定期开展“书香润万家”全民阅读活动,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群众参与度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精准把握需求,切实解决急难愁盼。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根据群众需求导向,建立需求清单,以真情暖人心,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充分发挥老教师、老模范、青年创业者、青年学生等群体志愿者的作用,鼓励社区工作人员和村干部、党员加入志愿队伍,凡群众家中有难事、急事、矛盾纠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的,志愿者必上门帮助解决困难。针对行动不变的老人社区志愿者提供上门送餐服务,志愿者对留守儿童开展关爱慰问活动等。今年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居民解决环境卫生、假期看护等问题100余件。(江劼)

(责编:苏恒、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