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石台县“两山”实践创新风正劲

2024年04月16日16:28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84.6%的森林覆盖率,99%的土地富(含)“硒”。这就是“富硒负氧”的石台县。2023年10月28日,石台县正式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多年以来,石台县以绿色打底,以“硒”兴业,推动特色农业、文旅、康养等产业高质量发展,书写精彩的“两山”实践石台答卷。

“今日石台,正将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富民优势,发展后劲越来越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特色之路越走越宽。”石台县委书记靳武掷地有声。

以“硒”兴业,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作为“中国三大富硒地”之一,全县土壤总硒平均值含量0.556mg/kg,是长三角地区唯一拥有大面积富硒土壤资源的县,也是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基地县。

乡村四月无闲人,走进石台县仙寓镇占坡村的茶叶基地里,一垄垄整齐的茶树郁郁葱葱,嫩绿的芽苞悄然吐新、秀立枝头,散发阵阵清香。来自本地及周边的采茶工们正穿梭在茶树间,麻利地采摘鲜嫩的春芽,呈现出一派采茶忙的景象。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石台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发展规模化大田作物的条件并不好,如何培育特色农业?答案,就在硒元素。

这里的硒含量占比在全国已知富硒区中位列第一,而且无硒过剩的情况,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天然富硒地。过去石台“硒”力十足却不为人知,如今沉睡的硒资源逐渐苏醒,散发出无限魅力。

近年来,石台县立足富硒生态资源禀赋,聚焦富硒农产品、富硒功能食品饮品、硒泉水、“硒+旅游”,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硒产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打造了一批硒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带,探索形成了“政府打造品牌—品牌赋能产业—产业集聚企业—企业带富农户”的富硒特色生态产业体系,全面打造“石台硒品”区域公用品牌。

先后建成石台硒品展示中心、质检中心、交易中心,并开发出硒茶、硒米、硒泉、硒餐、硒果等八大类100多个品种,初步形成“富硒”特色生态产业体系,综合产值达到30亿元。

以“绿”为底,文旅体康养大显身手

近日,随着鸣笛声响起,一场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在石台县矶滩乡拉开揭幕战,吸引着来自全国300余名职业运动员及骑行爱好者参加比赛,体验“车在赛道行,如在画中游”的独特风情。

处处皆诗境,时时有物华。数十年来,全县上下以旅游业为首位产业,依托“富硒、负氧”优势,培育发展休闲旅游、生态康养等新业态,构建了以城区为核心,以景观廊道为轴线,以乡村休闲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全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建设矶滩慢庄小镇、仙寓富硒氧吧小镇,涌现出以中国富硒第一村——大山村、矶滩乡慢庄为代表的康养旅居产品,建成农旅融合硒休闲观光园10个、硒养生度假区3个。

全县现已拥有4A级景区7家,国家丙级旅游民宿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特色旅游名镇3个,省级特色旅游名村2个,省级休闲旅游示范点各2个,省乡村旅游“特色美食村”1个,省“精品主题村”1个,“皖美金牌民宿”1个,“皖美银牌民宿”30个,“池州市十佳特色民宿”6个,促进生态、旅游、康养、休闲等项目大融合、大发展。

积极举办各种赛事、摄影展、推介会,借助微信、视频号、抖音等网络媒体平台,大力宣传石台县健康养生旅游品牌。

油菜花海、七井晒秋、库山农耕文化节等活动更是精彩纷呈……致力唱响“山”的强音、做足“水”的文章、释放“城”的潜能、彰显“村”的魅力,实现了绿水青山生态优势向金山银山经济效益的有效转化。

石台县先后荣获“中国天然氧吧”“中国生态硒都”“2023中国康养旅游名县”“2023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称号,连续4年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2016至2022年,累计接待游客6109.7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65.22亿元,生态“含金量”进一步释放。

金山银山初显,绿水青山更美。“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充分彰显‘山水土气’优势,持续显山露水、出色出彩。”石台县委书记靳武表示,将奋力建设“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以绿为底色绘就石台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江雪飞)

(责编:黄艳、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