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江淮传真>>县区传真

泾县:活态传承红色资源 赓续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

2024年04月15日16:59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近年来,泾县以“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宗旨,活态传承红色资源、赓续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着力打造“以红润心、铸魂育人”的干部教育品牌。

盘活“红色资源”,把革命旧址变为铸魂育人的红色阵地

精心育点建强“主阵地”。以入选中组部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首批备案目录为契机,按照市级统筹、县级管理的原则,建成总建筑面积74100㎡,同期可满足600名学员培训需求的宣城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按照“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配强基地师资力量,招聘培育专职教师和红色讲解员33名,柔性引进浙江大学、浦东干部学院客座教授组建红色“师资库”。

串点成线规划“路线图”。以新四军军部旧址、王稼祥故居纪念馆等革命旧址为支点,辐射链接党内政治生活主题体验馆、云岭草棚党校等16个现场教学点。以“追随英烈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紧跟时代发展;感悟人民伟力、学习先锋榜样”为主题,精心规划3—7日现场教学线路,通过“看一批旧址、唱一首红歌、上一堂现场课”等红色教育形式,让党员干部在沉浸式学习中悟精神、强党性。

聚线成面构建“总布局”。针对教学对象、教学主题的差异化需求,坚持系统集成、分类管理、优势互补的培训思路,按照“党校+基地”融合发展的定位模式,构建“以新四军革命精神为主线,以基地和党校为平台,以现场教学点为支撑”的“1+2+N”总体布局,着力打造集党性教育、思想宣传、党风廉政、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中心,形成辐射全县、带动周边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

讲好“红色故事”,用文物史料创设以情育人的红色课堂

构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全方位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内涵,牵头打造涵盖6大类60余门课程的“新四军历史文化+”特色课程体系。以“新四军革命精神”为主线,指导县委党校打造《新四军发展与沿革》等40余门专题课,讲好新四军在皖南的战斗故事;以“一点一主题”为标准,打造《用生命谱写的誓言》等10余门现场教学课,讲好革命先烈的故事;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为主题,打造《让群众过上好日子——王乐平在泾县》等特色课程,讲好泾县本土先进人物的故事。

构建“多元集成”的教材体系。在组织编印《泾县革命传统教育故事》等教材的基础上,注重发挥制片优势,以“新四军革命精神+传统文化、乡村振兴、基层党建”为主题,构建数字教材应用场景,精心制作党员电教片21部,其中15部作品获得省级以上荣誉。

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改变“我讲你听,我念你记”的单向教学模式,创新专题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访谈教学、情景教学、体验教学等形式,构建“听、看、学、思、悟”为一体的现场教学培训体系。指导县委党校推进教、研、训一体化发展,通过专题辅导、现场讲授、互动问答、实践体验、真情分享等环节,引导学员胸怀使命“学”、贯通历史“思”、联系实际“践”、立足时代“悟”。

传承“红色基因”,以奋进内核赓续正风育人的红色担当

传播红色文化。先后编辑出版《新四军故事汇》《百年辉煌红色泾县》等党史丛书,持续推进新四军革命精神进机关、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近三年来,累计超过3万余人次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精心打造云岭红色写生实践基地,吸引2万余名青年学生赴云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践实习实训。

建设红色村庄。全面释放干部教育培训红色品牌的溢出效应,推进红色资源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117名选派干部主动请缨出征、奔赴乡村振兴一线,“一村一策”推进国家级红色美丽村庄云岭村、厚岸村建设,把美丽村庄打造成传承红色血脉的精神高地。

锻造红色队伍。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一线作为检验党员干部红色教育成效的延伸课堂,在牛岭水库移民征迁、项目建设“百日攻坚”等大战大考中,锻造敢拼敢抢、善作善成的党员干部队伍。在主题教育期间,组织2100余名干部深入一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00余个,让党员干部在打硬仗、扛重任、攻难关中赓续红色精神、诠释红色担当。(张萍)

(责编:欧恺、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