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凤阳临淮关镇:文明实践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镇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宣传载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落地开花”,助力和美乡村如“约”而至。
推动基层自治,美丽乡村焕“新颜”
“现在,社区的道路整洁宽敞,路旁的绿化也很好,每天晚上出门锻炼路灯特别亮,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马滩社区居民赵成云笑着说道。
临淮关镇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契机,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由村、社区“两委”干部带头行动,发挥示范引领、基层自治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推进共治、共建、共享。
同时,深化爱国卫生运动,持续擦亮“周五扮靓我的家”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卫生环保知识宣传、垃圾分类进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等文明实践活动,引导群众爱护环境卫生,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爱护环境责任心。2024年1月以来,临淮关镇共开展33次生活环境整治活动,有效改善了镇容村貌。
推动移风易俗,文明理念育“新风”
“我经常来社区听志愿者们讲解移风易俗知识,每次都有新收获。闲暇时,和乡亲们也会聊聊身边存在的陋习。”长春社区居民谷文林说道。
为有效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23年以来,临淮关镇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围绕建阵地、强队伍、重服务,精准把握百姓需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大舞台、“一庄一阵地”、乡村少年宫等文化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进乡村(社区)”“村规民约我践行”等讲文明、树新风、扬正气的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受益群众达8000余人次。
此外,临淮关镇结合实际,建立移风易俗长效机制,编制工作方案,创新利用文艺化宣讲形式,深入推动农村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各村、社区每月召开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推动文化供给,文化惠民增“幸福”
“每天傍晚等孩子写完作业,我都带孩子来文化广场上玩,或者去文化站内看书、学画画和剪纸,有时还会看戏曲表演和红色电影。”琉璃岗村村民王荣光说道。
文化惠民要让百姓受益得实惠。近年来,临淮关镇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陆续修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晨晚练点等文化阵地45处,结合“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广泛开展“送戏下乡”“强国复兴有我”“书香润乡村”“濠州剪纸”等文化惠民活动。
切实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2023年共开展各类文化惠民实践活动110余场,受益群众覆盖全镇,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朱芮 吴子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