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安徽频道>>本网原创

文明新风·肥西实践② | 唱好戏、诵佳文,文化育人送进门

胡雨松
2024年01月12日11:01 |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字号

不用看,单凭一双耳朵,即使隔着厚厚的门板和狭窄悠长的走廊,也能感受到最远处房间里传出的精神和喜悦。

2023年最后一个周五,合肥市庐文艺术团成员照例聚在肥西县桃花镇繁华新园社区老年学校,为来年的演出进行排练。定调、对音、拉弦……“艺术家”们操着二胡、小提琴等乐器合奏一曲《我爱你中国》,一招一式都透露出专业。

72岁的张国银是艺术团一员。虽然住在合肥市区,每逢艺术团有节目排练或演出,张国银都会提前两个小时出门,早早地在场地开始“热身”,“艺术团成员大多数都是志愿者,社区给我们提供排练场地,我们也通过志愿服务带动居民参与文艺活动。”聊起社区浓厚的文化氛围,张国银显得十分满意。

庐文艺术团志愿者正在社区进行排练。人民网 胡雨松摄

庐文艺术团志愿者正在社区进行排练。人民网 胡雨松摄

自2013年成立以来,合肥市庐文艺术团就把“根”扎在肥西县桃花镇,据艺术团负责人张瑞柱介绍,庐文艺术团作为民间艺术组织,目前共有68名正式成员,其中绝大多数是退休人群。由于活动地点位于社区最核心区域,每逢排练,活动室内外都挤满凑热闹的居民。“正常一个月排练2次,有演出计划就会加练,好多社区居民也加入我们,有些人不会乐器,也能组织起来伴舞。”张瑞柱回忆,一次艺术团外出演出,85名参演演员中50名都是桃花镇居民。

经过十来年和谐相处,艺术团在成长壮大的同时,也通过志愿服务将文明新风送进社区。

“繁华新园小区属于回迁小区,老年居民比较多,也喜欢看戏听戏,这块曲艺阵地也成为社区居民老有所学的舞台。”繁华新园社居委主任孙荣树介绍,近年来在肥西县文明办指导下,社区联合艺术团志愿者通过组织各种曲艺活动,将文明宣讲送到家送上门。今年以来,曲艺志愿者围绕食品安全、防范电诈,倡导垃圾分类、文明养犬等内容,创作曲艺作品和小品节目,通俗易懂的表演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认可。“老年人喜欢热闹,有时候上门宣讲效果不太好,反而是在广场上搭台唱戏更容易让文明观念入脑入心。”孙荣树说。

志愿者排练。人民网 胡雨松摄

志愿者排练。人民网 胡雨松摄

不拘形式,能见效果,在安徽肥西,文化育人之风正以多种形式徐徐吹进寻常百姓家。

在肥西县官亭镇,一封红色家书已成为这里的文化品牌。

在官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正在展览的张璋烈士家书(复件)吸引了过往行人的关注,张璋烈士生平事迹在志愿者的讲述下仿佛重现在居民眼前,家书中的一字一句都让人感受到革命先烈的坚毅与执着。

“官亭镇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过去一年里,围绕红色文化,镇村两级联合主办主题活动40余场。”官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分管负责人孙翔飞介绍,近年来,官亭镇深入挖掘本地特色红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由镇关工委、文广站、老年大学等部门单位牵头,挖掘出一批文化资源,塑造了多支志愿服务团队,通过文化宣讲、曲艺进社区、戏曲进校园等形式,进一步推动红色文化故事深入人心。

铭传故里景区讲解员正在开展志愿讲解员培训。肥西县文明办供图

铭传故里景区讲解员正在开展志愿讲解员培训。肥西县文明办供图

而在肥西县铭传乡,一群平均年龄不到11岁的小小志愿讲解员正成为宣讲铭传文化的主角。

2023年12月,新一期“铭传故里”小小志愿讲解员培训如期开班,17名小朋友走进刘铭传故居,在系统学习后,他们将从参观者变成讲述者,以自己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好刘铭传的故事,把爱国主义精神传递下去。

近年来,肥西县深耕新时代文明实践沃土,走入群众心中,将志愿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特别是开展的“肥西好人赞进站所演出”“文化进万家”等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2023年依托实践中心、站所开展的文化活动有3600余场,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步,肥西县将以多种形式持续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打造更多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志愿服务项目,不断培育文明新风,提升全县精神文明风貌。

(责编:关飞、张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